疫情嚴峻的日子裡,各方資訊從四面八方襲來,新聞量也一下子暴增,但也因此有許多斷章取義的文章,報導中也常有大數目的錯字。
近年來商業媒體為了流量、即時性與迎合讀者的口味,在講求快狠準的年代裡,快速地發出未經證實、網路上抄寫、沒有營養且錯字連篇的報導,用聳動的標題吸引讀點擊觀看,創造了流量卻也讓記者的水平被網路上的酸民笑話。
但誰說記者沒讀書,以下推薦幾家媒體,或許不是太主流的大眾新聞,但撰寫出的報導與專題從排版到內文都引人入勝,看完報導就像是上了一堂課。
社會觀察
報導者
媒體理念:
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私人觀點:
第一次知道《報導者》是在看《火神的眼淚》時,在google搜尋新屋大火的相關報導時發現《報導者》有一系列關於消防安全的報導,進而發現《報導者》在社會觀察的議題中有諸多優秀的文章。
《報導者》的文章緊跟時事,有許多關於疫情的相關報告,在緊繃的時刻裡,若看膩了政治角力與疫情的新聞,可以挑選其他專題報導,內容調理分明且發人省思。
《報導者》也有Podcast節目,最近聽了幾集,有分享變裝皇后、出租情人…等較少見的職業,也有分享因為專題需求到台東部落採訪現代舞舞者的經驗,內文蠻有趣的。
推薦報導:
國際觀點
DQ地球圖輯隊
媒體理念:
希望能打造一個讓台灣人能輕鬆上手的國際要聞網站,與其一堆文字,不如就用圖片說故事吧。這裡沒有審判,不帶情緒,也沒有艱澀的字彙。是悲,是喜,該怒,該憂,結論由自己主導。孔夫子說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別老擔心別人不知道台灣多厲害,只怕我們無視別人多厲害!所以,就別再去細分你我,大家同樣身為地球人,那就一起關心地球事吧。
私人觀點:
《DQ地球圖輯隊》分享許多國際大小事,從地球24小時、社會議題、文化到生活雜學,《DQ地球圖輯隊》用大量的外電照片說故事,讓生活中缺少國際要聞的台灣人能透過圖片輕鬆的了解國際間正在發生的事或者國外的有趣文化。
《DQ地球圖輯隊》是我從大學時代就一直非常喜歡的網路媒體,雖然是以外電為主,但照片跟內容都非常棒,在跟同事聊起媒體素質時,第一個想到要推薦的便是DQ。
推薦報導:
換日線
媒體理念: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 110 個城市的 20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私人觀點:
本來想下標獨立媒體,但想來《換日線》跟《微笑台灣》是《天下雜誌》旗下的媒體,應該是不納入獨立媒體。
《換日線》的筆者為旅居世界各國的寫手,分享國際職場、多元觀點、旅居生活與各國文化,內容涵蓋時事、藝術、生活,不定期也有讀者投書,徵求各地讀者分享自己的觀點與故事。
推薦文章:
在地故事
微笑台灣
媒體理念:
台灣319鄉鎮旅行發起者。用深度主題旅行台灣,推薦在地人情物意與生活方式。從身邊的鄉鎮微笑出發,發現最在地的台灣。產品橫跨數位內容、《微笑季刊》、影音、社群、實體活動。
私人觀點:
《微笑台灣》與《換日線》同樣隸屬於《天下雜誌》,走過20年,看台灣的鄉鎮市從319擴展成368,《微笑台灣》以台灣在地的鄉鎮故事為主題,提倡各縣市鄉鎮特色與深度旅遊,也分享台灣味與在地各行各業的人物故事。
看《微笑台灣》會讓人好想去旅行,離開辦公室、走入別人習以為常的生活裡,聽聽故事也體驗不同的生活。
推薦文章:
生活雜學
Everylittled
媒體理念:
有・細節的生活
有點細節
生活風格,透過日常裡的一點一滴累積呈現出來。
細節,是造成生活風格厚度的關鍵元素。
一件西裝外套,價格從3,000到30,000,
透過布料、剪裁、版型與針腳的細膩度而有不同。
一台單車,價格從1,000到100,000,
則由車架、輪軸、把手、煞車、花輪⋯⋯到設計整合度決定。
一頓晚餐,價格從100到3,000,
食材、刀工、火候、擺盤、服務、聲音、氣味到空間,所有細節說明了原因。
每個物件都因為各種細節的差異而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呈現。
我們希望透過一個「充滿細節」的媒體品牌,好好地說出屬於生活風格的醇厚故事。
Every little detail matters.
私人觀點:
《Everylittled》以生活的細節為主軸,收集來自不同平台關於時裝、設計、藝術、影視、旅行、物件、吃喝、音樂的文章,《Everylittled》的生活選文豐富有趣,也不乏讓人增廣見聞的冷熱知識,看《Everylittled》是件很療育又有趣的事。
特別喜歡《Everylittled》的版面,如其媒體品牌經營理念,非常地有品味,不特別華麗但舒服。
但《Everylittled》的母企業《關鍵評論網》就不是相同性質的媒體,雖然其在網站上分享了許多有深度的文章,但其中也不乏帶著輕視與偏頗的文章,畢竟評論這個詞彙便是個人觀點的衍生。
《關鍵評論網》是個可以吸收新知但需要謹慎閱讀並思考的媒體,但不適合容易被洗腦、優越感強烈或者依賴同溫層的人。
推薦文章: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