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電影」標籤的文章

本日公休 Day Off|觀念不同也無妨,只要心裡還有愛

《本日公休》是部身邊的人一看預告就推給我的小品電影,無論是劇情、拍攝手法與光影都有濃厚的生活感,是人盡皆知的我喜歡的風格。 《本日公休》的舞台是家開業幾十年的家庭理髮廳,在被高單價設計髮廊與快速百元理髮夾擊下,屬於理髮業M型化的中間,在現代化的過程裡逐漸式微,仍在執業的家庭理髮屬於街坊,來訪的大多是幾十年的熟客並有著濃厚的人情味,而《本日公休》的場景便是如此,執業四十年的阿蕊替街坊鄰居剪髮多年,她在髮廊裡看過了生老病死、聚散離合,看著顧客從黑髮到白髮、從少年變成阿公,服務了三代人,用手藝養育兒女長大成人,回憶起作為學徒的日子才驚覺已經過了好久,不只他的老顧客白髮蒼蒼,自己也已經不再年輕,她與兒女們隔著新舊世代的代溝,也有許多相互無法理解的地方。 「兒孫自有兒孫福」,讓人生的下半場只為自己而活 整部電影可以說是地方媽媽的一天,生活感強到沒有太多劇情反轉,甚至略為平淡。 故事的主角阿蕊養育一男兩女,但孩子們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世代的隔閡讓媽媽與兒女有許多無法相互理解的地方,傳統的媽媽認為平凡穩定是最好的歸途,但尚年輕的孩子們卻有想要執著追尋的夢想,直到為了替不便前來的老顧客剪髮的一趟旅途,她輾轉發現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她自認為最無風無雨的康莊大道未必適合孩子,自己的孩子們也不是那種需要過度操心的大人,反倒是好好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即使路上偶爾會遇上難關,而她也可以把日子過好,在陪伴她四十年的理髮店與她忠實的老朋友們。 對於阿蕊的心境轉換,整部劇情並沒有太大的關鍵事件,沒有爭執或者需要和好的關係,只是隨著面對生死之際有了感悟,就像平凡人生裡的轉變,大多沒有什麼大事件。 如我們身邊的某些人,曾經荒唐,卻在某一刻突然安穩了下來,可能沒有原因,就只是突然長大。 職人精神貴在堅持,一輩子只要能做好一件事 「人的一輩子只要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李國修 「我這輩子,就只會做這件事。以前我師父有說,每個人,都有一顆頭,做這行,不怕沒有飯吃。」 替人剪髮剪了一輩子的阿蕊,是真正的理髮職人,掌握每個客人的頭型與喜好,定期會提醒老顧客修剪髮型的時間,遇上喜歡叨念的客人就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遇上沉默寡言的便安靜作業。 慣性與人情味讓溫暖的阿蕊的家庭理髮在世代交替中殺出一條血路,阿蕊與顧客更像是朋友,老客人把理髮店當成灶咖,突然想剪髮了也不管開門了沒有便急切敲門,剪髮之餘總有許多茶餘

孤味 Little Big Women|那些血濃於水卻又相互無法理解的愛與矛盾

(圖:孤味劇照) 「人真的很奇怪,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還是會一直去做。」 《孤味》是齣女人的故事,由陳家母親不平順的婚姻關係,演繹出陳家三代女人的心思,戲裡談愛、談人性,矛盾卻不失溫柔。 若要為《孤味》下一個註解,我想會是陳家大姊阿青所說的這一段話。似乎人生來就矛盾… 兩個女人 恨的起點也是因為愛… 陳家母親林秀英,性格堅毅強勢、不服輸,她堅守傳統女性的理念,一個人含辛茹苦以蝦捲攤養育三個女兒長大。 對於離家多年而未一同善盡養育責任的丈夫,她有不解、有怨懟,卻也仍保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愛,他還收著丈夫年輕時寫的情書,也偶爾會想起曾經甜美的關係。 關於丈夫,你不能說他沒愛過,只是關係裡的不得志最終消磨了愛情… 作為紅粉知己,蔡小姐的性格溫宛內斂,與能幹強勢的秀英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 沒有名分的情人臨終前的願望是「回家」,回到台南,回到他出生、成長卻最終出走幾十年的地方。 於是她放下工作,陪著時日不多的戀人來到台南,這個可能不歡迎她的地方。 她早知道那裡有他的原配與女兒,或許也早知道自己可能無法名正言順的到靈堂給情人上香,但她不管不顧,只為了圓情人多年來的叨念。 靈堂裡,道士說:「哭是因為我們思念我們的親人…」,不久後畫面帶到深夜的靈堂外,蔡小姐獨自一人佇立在靈堂前淚流滿面… 秀英與蔡小姐真正深入對談,是在一次廟裡的巧遇。 「妳如果埋怨,我不跟陳伯昌離婚,這我能夠了解。」秀英說,在第一次與蔡小姐深入對談之後。 「這都是緣分。假如他沒有先遇到妳,我跟他可能也沒有機會可以在一起。」蔡小姐淡然的說。 在蔡小姐工作的酒店裡,酒店小姐告訴秀英,來到那裡的人.都是求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或許正因為是家庭關係的不得志,才最終讓陳先生與蔡小姐成為知己。 故事的最後,秀英將藏在心底多年的祕密告訴了女兒與孫女,然後燒掉了保存多年、來自丈夫的情書,捨去了對丈夫的愛與恨、原諒與放下,正式與自己和解並最終接受了蔡小姐,在丈夫的告別式裡將最後送別的配偶位置讓給了蔡小姐,自己做上了計程車、唱起《孤味》。 戲外,導演許承傑在 專訪 中輕輕帶過自己外婆的故事,電影情節真實上演,比戲裡更多接納。 三個女兒 大姐宛青是名舞者也擁有藝術家的個性,她生性飄泊、追逐自由,將生活裡的高潮迭起當成創作的靈感,她是貪玩的風箏,與父親一樣讓母親不放心,作為陳家的大姐,她對父母親矛盾的關係最知情,但選擇沉默,對自

寄生上流Parasite|失控的慾望,來自社會底層的悲劇號角

(圖:寄生上流劇照) 幾個禮拜前,寄生上流在奧斯卡風光拿下四項大獎,打破了最佳影片與外語片的牆,成為奧斯卡影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系電影,世界各地的媒體群起報導起這部電影,各種各樣見解的影評也一一出現,這部帶著一點黑色幽默與悲劇色彩的韓國式電影,一下子成為媒體的寵兒,也成了我與朋友待看清單的第一位。 半地下生活,貧窮人的味道 金家四口住在首爾低窪地區半地下的房子裡,潮濕、陰暗,僅有幾半扇小窗能瞧見屋外灑進的陽光。 長男金基宇是個四年也沒能考上大學的萬年重考生,爸爸金基澤,因為投資失利而破產並且失業在家,媽媽忠淑是前鐵餅選手,但再強悍也只是個沒有收入家庭主婦,妹妹金基婷聰明伶俐,但圖有一身才華與小聰明而毫無用武之地,這樣的一家人住在半地下的房子裡,靠著打零工勉強度日,日子不好但也總得過下去。 金家沒有Wifi ,靠著偷附近的免費網路來與雲端世界做聯繫。故事開始的那天,樓上的太太將網路鎖上了密碼,基宇依照爸爸的指示尋找著薄弱的Wifi訊號,終於在廁所的角落裡找到了免費的網路,與附近的Pizza店取得了聯繫。 那天晚上,金家正拿著替Pizza店打工賺來的錢飽餐一頓,基宇的朋友敏赫捎來消息,帶著能帶來財運與考運的造景石頭來拜訪,並委託基宇代替自己到朴家做家教,開啟了往後這段荒唐故事的序幕。 韓國的半地下屋,最初是作為戰時避難用的防空洞,韓戰結束時當時,兩韓關係緊張,政府要求新建的屋房需建設避難用的地下室,而後隨著韓國的經濟成長,人口開始湧入首都圈,居住空間開始變成棘手的問題,於是,在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屋主開始以便宜的價格將半地下空間承租給那些經濟拮据的人,而後便形成了這種特殊的居住方式。 半地下室的居住環境並不很好,陰暗、潮濕還常有蟲,雨下大了便可能會漏水,牆壁上的黴菌清了又長,衣服洗了也經常曬不乾,也因此電影中金家人身上都有一股朴家人無法忍受的味道,那是長年潮濕帶來的霉味,是電影裡貧窮的味道,淡淡地不太明顯,卻深刻地在兩家人之間劃上了無法於踰越的界線。 名作慾望的無底洞,成為寄生蟲 基宇憑藉著敏赫的推薦與基婷巧手偽造的大學入學證明進入朴家,當起了朴家大小姐多蕙的英文家教,並在得知朴家小兒子多頌的情況後,利用話術說服朴太太,將妹妹基婷偽裝成美國留學的藝術與心理治療師,成為了多頌的美術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