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Travel and Life|美麗台灣,2018年10張精選 10 Pictures of 2018 in Taiwan


鱷魚島
鱷魚島是翡翠水庫的集水區,位於北勢溪中游,是座形狀神似鱷魚的半島。然在翡翠水庫興建之前他其實是座小山,臨著碧山村,就像幾年前到過的南怡島,在清平水庫興建之後,才最終成為島。
碧山村,原本是石碇最大的聚落之一,開墾於清領時期,以種植柑橘與茶葉維生。
翡翠水庫興建之時,政府下令遷村,原本的村莊就此沉沒在湖底,而今也只有水位下降之時能稍稍窺見當時村落的樣子。 
相關文章→石碇.鱷魚島|秘境美景與沉沒的碧山村,翡翠水庫的今與昔 
 
蔣介石碼頭
在道別的渡口,微風輕拂,情意裊裊升起,輕輕地分別卻飽含離愁。

蔣介石碼頭是涵碧步道一處古中國風碼頭,由蔣介石所建,舊時為其於日月潭的私人碼頭,現已封閉,卻成為攝影師的攝影秘境,木棧道、木質小船與幾串紅燈籠襯著倒影,頗具詩情畫意。

相關文章→Life and Photography,日月潭 Sun Moon Lake的山水寫真


十三層遺址
煉金工業分做「採、選、冶、煉」等大步驟,位於金瓜石的十三層遺址,為水湳洞選煉廠遺址,依山而建,共13層而得名十三層遺址,而因為從內層數為18層,於是當時礦工也稱其為十八層。遠觀如一座天空之城般壯闊,傍著陰陽海,是一處知名的攝影點。

初見十三層是在一篇介紹金瓜石文章裡,當時就對這座遺址有所好奇,而其形象開始鮮明並納入Wish List是在澳洲時無意間用Google地圖找到依山傍水的美景後。
然後,在千辛萬苦才終於找到攝影點的第一次試探後,十三層成了遊經北濱時最常途經的景點。

十三層遺址見證了採銅業的興盛到衰敗乃至廢棄,且因水金九一帶時常下雨,這座天空之城也常壟罩著一股蒼涼蕭瑟之感,像是被歷史遺忘似的靜靜地待著。


東澳灣
東澳灣附近恰有蘇澳與南澳的分界,沒有什麼特別的分界點,一條路隔著南澳東岳村與蘇澳東澳里,蘇澳鄉多為漢人而南澳鄉則有許多泰雅族人,也因此這裡也分別有著泰雅族人信仰的天主堂與討海人信仰的媽祖。

記得有次巧遇東澳國小的運動會,東澳國小的學生不太多,每一個年級一班,大多是指頭能數出的人數,廣播聲透過車玻璃傳來,叫嚷著泰雅勇士與公主。


 
宇老觀景台
宇老觀景台海拔一千四百五十公尺,是竹60鄉道的至高點,是尖石鄉前、後山地區的分界,是通往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的中站,也是通往秀巒與鎮西堡的必經之地,機車族與鐵馬族大多會在此地休息後再出發,除了休息還可以遠眺遼闊的山景。

從內灣要到宇老觀景台,得從山腰處的萊爾富右轉過一座紅橋再一路開上山,車程約50分鐘。上山的途中也有遇到鐵馬族,甚至看見有人跑步上山。

相關文章→新竹.尖石|山的稜線,通往上帝的部落的中點。宇老觀景台

象鼻岩
還記得幾年前,海科館支線才剛開通,都還沒延伸到八斗子,就曾與朋友搭車從台北到海科館再轉公車到象鼻岩,颱風在遠處的公海徘徊,空氣又濕又熱、千里迢迢的到了象鼻岩,就因細砂吹進眼裡而無心欣賞。

而日子過著又到了盛夏的七月,在辦公室過完了庸庸碌碌的周間,突然就貪戀起陽光與海風,想念海岸線的蔚藍,就沿著62號快速道路一路駛到底,又駛到了象鼻岩。

幾年前,象鼻岩因為火紅的36秘境而打開知名度,遊客爭相搶看這塊因為海蝕而生的奇岩,看滔滔浪花拍打在岩岸,像一頭忘情戲水的小象,淘氣又可愛。

現在的象鼻岩更因平緩的海流與美麗的海崖而成為SUP的聖地。

六十石山
六十石山有台灣小瑞士的美稱,日治時期是片良田,才會取作六十石山。

從制高的忘憂亭往下望去,六十石山是一片高地聳立在花東平原上,有鄉村特有的迷人風情,再綴上點點橙花,就成了仲夏獨有的美麗風景。

桃源谷
桃源谷共有3條登山路線,從貢寮上山的草嶺線、從大溪上山的大溪線與能散步上山的內寮線,其原名為「大牛埔」,是早期農家牧牛的地方,因擁有山海相連的美景與一片大草原,現已成為台北近郊的知名景點之一。

上桃源谷的途中,有一頭吃草的牛經過,距離車子只有幾公分而已,從窗戶往外望,就能看見炯炯有神的牛眼,一開始非常的驚嚇,隨後便是滿滿的新奇感。

小琉球
到小琉球,最大的願望是海龜,聽說美人洞的望海亭有個不需要下水也能看到海龜的觀景台,就趁著浮潛之前先去了趟美人洞。

在望海亭駐足了許久,看美麗的礁石襯著藍綠漸層的海色,藉著旁人的指引也如願看到了海龜,還吶喊著自己不是那1%看不到海龜的人。

適逢週末,浮潛的人特別多,浮潛的方式也與想像中有些不同,是由教練拖著泳圈帶著我們前進,但很幸運地能在最前面的位置,看見大海龜就在左手邊,幾乎是在觸手可及的位置游泳、進食,還看見了小丑魚與劍魚,心裡很是感動,也默默決定了要找個人不太多的平日再來浮潛、再來看看海龜。

雖然在浮潛前因為電動自行車的車速過慢而丟失方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潛點,還一直被教練調侃,像是走失的孩子一般,下水後卻覺得這樣的陰錯陽差也許是種幸運,能在最靠近海龜的位置,體驗與海龜共游的樂趣。


相關文章→小琉球Liquid|一起去旅行,夢想是與海龜游泳

井仔腳瓦盤鹽田
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於1818年遷至北門,2002年因成本過高而廢止,荒廢一段時間後,被復育成特色景致。

瓦盤鹽田、夕陽、倒影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夢幻景點之一,可惜第一次來時遇上連日大雨,不得不將淡水引出,導致鹽田處於幾乎沒水的狀態,心裡有點小失望,當我帶著一點遺憾的情緒與閨密說起這趟北門行,朋友卻覺得雖不及夕陽倒影,但照片呈現出來的感覺已經很美。心裡才多少好過一些。

在去過鹽田卻看不見倒影後,暗暗決定了來日方長,也沒想到第二次來得很快,也不過半年的時間,男友挨不過我的央求,又帶著我騎了40多分鐘的車到達鹽田。

這次騎的是在中壢陪著五年時光的KYMCO,五年了也不常騎,胎紋還很深,輪側卻已經氧化,才剛騎過新營交流道沒多久就罷工,幸好這一點小不幸還有很多的幸好,幸好遇上了熱情的人指路,幸好機車行就在不過幾百公尺的鹽水市區。

換過輪胎再啟程,終於遇見有水的鹽田。

相關文章→台南生活Live in Tainan |我來到你的城市,井仔腳瓦盤鹽田與新營美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