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PennyLane Studio 移動甜點工作室|老台北新熱點,防火巷內的秘密甜點店

舊城區二樓的一個下午,味道既香也甜的小店日常。 在因為一場雨打亂拍照計畫的平日休假日裡,我與M找到了Pennylane,走過防火巷,闖進二樓的隱密工作室,在靠窗的位置度過了一個下午,各自做自己的事,偶爾也聊聊天。 PennyLane Studio 移動甜點工作室|夢想小店,防火巷內的秘密甜點店 Pennylane Studio移動甜點工作室藏身在大稻埕周邊,幽暗防火巷後面的二樓,要途經狹窄的防火巷與樓梯才柳暗花明。 不太大的空間裡以藍色作為基調,牆上裸露的水管有幾分工業風,地處二樓的採光很好,倚著窗邊就能看見鄰近大稻埕的街景。 Pennylane Studio 取名自便士而非老闆娘的名字,而Lane代表巷弄,小小的店前身是在市場販賣的平價甜點工作室。 【Info】 PennyLane Studio 移動甜點工作室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3號2樓 電話:0911 938 558 營業時間:依粉專公告日期(13:00-19:30) 小小的店大多在每周的一五六日營業,從下午的一點營業到入夜的七點半,每日甜點品項不同,營業與否與當日的甜點都會公告在店家的Instagram。 甜點:宇治森半焙茶千層 & 焦糖蘋果酥頂乳酪 我們在甜點櫃前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了宇治森半焙茶千層與焦糖蘋果酥頂乳酪。 Pennylane的甜點很好,有焙茶香與千層的綿密滑順,也有肉桂的香氣與乳酪香甜,即使我們因為拍照而花費許多時間,即使我用奇怪的方式吃著千層,甜點仍保持著好味道。 我們到達PennyLane Studio的時候,老闆娘剛好在做宇治森半焙茶千層,一層焙茶薄餅一層鮮奶油,層層堆疊,看了莫名有幾分療育感。 在即將要離開Penny Lane Studio的前半個小時,一股迷人的甜香味從廚房散發出來,味道像是在炒焦糖,我們想著或許是在準備某一款蛋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章 Sweet  Tooth|一個雨日在Hoto Cafe|寧靜巷弄裡的手作甜點

健行去Go Hiking|基隆繞半圈|搭火車去海邊,望幽谷、八斗子濱海步道

我是典型的台北小孩,因為交通的便利而錯過了學習機車最好的時機,習慣搭乘捷運、公車也很擅長步行。 對於以大眾為代步工具的我來說,偶爾想看一看山與海,大多得舟車勞頓,或給跟著一日遊Tour而捨棄了自由機動性,但也有這樣一個地方,距離市區算不上太遠,搭火車就能直接到達,一下車便能擁有一片海景,那便是八斗子。 基隆的八斗子車站,擁有美麗的海景,周邊有條美麗的沿海步道,整趟步道從潮境公園出發到八斗子漁港,會途經101高地、85地、65高地、望幽谷,途中風光明媚,可以望見基隆嶼、奇岩與海,整趟路程不太遠,大約一小時內能完成,是個適合周末踏青的步道。 望幽谷是位於八斗子與海科館間一座V型山谷,從65高地為起點一路可通往八斗子漁港。 第一次到望幽谷,是大學某一個暑假的尾聲,颱風才過境,狂風吹的頭髮亂飛,算是實質上的掃到颱風尾。 第二次造訪,是工作一年多後久違的平日休假日,天色也不很明媚,可海風終於不再懾人。 第三次到望幽谷才終於遇上的好天氣,第一次真正能看到他迷人的海色。 之前到望幽谷,有條可以通往海岸的老舊步道,途中有一小段需要穿過及腰的蔓草,最後通往淺水的岬角。 而最近再到望幽谷,已經遍尋不著那條路了。 從高點看八斗子港口 到達彩虹屋之前,我對他嗤之以鼻,認為那不過就是個為拍照而生的假景點罷了,但實際了解之後發現其實也不盡然。 正濱漁港走過一段歷史,只是無關彩虹屋罷了。 正濱漁港,為近海拖網漁業基地,在日治時期繁極一時,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往來大小漁船,也輸出金瓜石的金礦,附近還有知名的阿根納造船廠遺址。 後來,港口沒落,正濱漁港的繁盛不再,直至近年來彩虹屋引起話題,曾經的商港搖身一變成為一處知名的網美景點,吸引來往遊客駐足。 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只知道這裡有異國感的彩虹屋,卻不知道他與鄰近的阿根納造船廠是如何走過興衰。 阿根納造船廠遺址,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貯炭場為四腳亭煤炭的集散站,儲存來自四腳亭的煤炭並輸往各地,後來輾轉成為礦產倉庫、礦砂裝船場,直至1966年阿根納遊艇公司在此地成立台灣阿根納公司,開始於基隆發展遊艇製造,歷經了二十餘年,直至1987年阿根納公司停業,昔日的造船廠也逐漸荒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章 A Road Tri

K-Drama韓劇|30歲就會變好的|愛情療癒劇《浪漫的體質》,練習我的30歲

從《浪漫的體質》看到《三十而已》,30歲的青年危機似乎在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的文化裡都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浪漫的體質》以邁入輕熟女的閨蜜間遇上的工作、感情、生活問題為主軸,演得是平凡日常,沒有太多激盪的高潮,溫柔繾綣卻輕輕撥撩著心情。 相逢不順眼但後來天雷勾動地火的;相識相戀卻最終敗給命運的;朋友多年最終走在一起的;相愛多年最後沒能在一起的。 《浪漫的體質》談愛,甜美又傷人,沒有愛情劇裡強烈的濃情,卻更貼近人生。 30歲的成長痛 最近在朋友的聊天裡頻繁地出現對於未來的不安,我們各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煩惱著相似的以後。 彷彿前幾年還在揮霍著青春,過幾年便紛紛開始準備定下來,朋友間聊天的話題從吃喝玩樂換成誰已經結婚生小孩、誰又遇到哪些家庭問題。 奔三的成長痛在我們的心裡翻滾攪動,發出惴惴不安的共振,還想著要再任性個幾年,卻也不得不面對自己早已經不是小孩。 誰不是呢?在半生不熟的年紀裡跌跌撞撞的成長著…帶著結痂的傷口繼續往前走。 關於「浪漫的體質」那些喜歡的話 (1).懷抱著那一點點的美好回憶,撐過只有辛苦的大部分時間。 (2).對逝去的戀情梗梗於懷並不是件丟臉的事,這是你撐過那段痛苦的時光所該擁有的權利。 (3).機會這種東西都被皺紋偷走了,年紀越大越難遇到機會。 (4).雖然愛會變,但事實不會,我們愛過。 (5).這世上沒有人是偉大的,也沒有特別差勁的人,也不用考慮這份心意是短是長,就算心裡想著要走得長久,但身體也跟不上,這就是人,別浪費時間了。 (6).即使疲倦,也想變得幸福;雖然疲倦,但也很幸福。 (7).那樣懵懂無知的我們,但不否認想重新開始的我們也十分了不起。 (8).雖然有所失去但我不覺得失敗,因為我們充分擁有許多美好的時光。 三十歲,然後呢? 在看完了《浪漫的體質》之後,突然就想要問問自己,對於即將到來的30歲,是否也既迷惘卻又充滿幻想呢? 1.即將奔三的你,現在還好嗎? 怎樣才算不負青春的20幾歲呢?如果還無法確定自己的方向,那麼就努力留下些難忘的回憶吧。 過了20歲之後,每過一次跨年都會燃起細微的惆悵,青春的影子隨著煙火的餘暉消逝,每過一年就更淡了一些。 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在日記本裡寫下:「回首2017年的每一天,被狂熱的追星與遊手好閒的旅居生活填滿,在倒數2018的時刻回頭望,這樣每天每天都充滿驚喜與期待的日子裡,至少我可以肯定自己沒有白活。」

獨旅提案 Solo Trip|台11線上的七百公尺便車,走在東海岸線上的幾幀風景

台11線上的七百公尺便車 在盛夏剛開始的七月,我請了兩天假,搭著早班的太魯閣號,從台北要往台東,明媚的陽光正好。 搭了三個半小時的火車,到達台東車站的時間是約是11點20分,接近中午的陽光正盛,Hostel通知預約的船班是下午3點半,比預定的時間要晚上許多。 我在富岡漁港的櫃檯前,猶豫著要在這裡等午休時間過去,趕在人潮湧現之前,候補前一班船班,或乾脆趁著等待的時間到處晃一晃,殺時間等船班的時間到來。 想了想,思考著反正自己很閒,也不急著提早兩個小時到綠島,就決定沿著台11線走個2.4公里到不算太遠的加路蘭海岸,拍一拍裝置藝術與海。 我打著如意算盤,想想這樣的路程能在半小時內走完,回程剛好能遇上台灣好行往台東火車站的公車,也有到富岡漁港,精密的計算好時間但沒考量到南方的豔陽毒辣,才走不到一半就已經滿臉通紅。 拖著步伐緩慢前行,在剩下一半的路程和放棄中進退兩難,好幾次想要伸手攔便車。 好巧不巧,在我第N次想要打道回府的時候,像是聽到我的期待一般,有輛黑色的車在我前方停下,然後倒退,車主搖下車窗問我要去哪裡,需不需要載我一程。 於是…我擁有了第二次搭便車體驗,豔陽下的順風車,簡直是沙漠中的綠洲。 失而復得的回憶 我是一個很健忘的人,最近一次掉東西,是在從南崁回到台北的客運上,我把書順手放在隔壁的座位上,然後就此忘了它的存在,直到回到家打開背包,才終於想起自己拿來打發時間的書就這樣被遺落在客運上了。 20多年的人生中,我曾經兩度到警局,兩次都是因為遺失物品。 第一次到警局就是到新竹縣的總局,事情歸咎於我在機車後座仍愛滑手機的壞習慣,後來隨手將手機塞入口袋時也沒注意到手機滑落,直到到達目的地才終於發現。 我著急著用男友的手機定位,發現手機被送到了警察局… 新竹縣警察局的架構有些像是大學的教學樓,各處室分處於一棟樓內,也有明確的牌子標示。 我在執勤室取回我的手機,除了玻璃保護貼外完好無損。 第二次是從綠島回來那時,我在回程的途中發現自己遺失了相機,打了電話給所有可能撿到的單位也無功而返,就想著先去警局備案。 承辦警員看我著急,一一打給了台東與綠島的派出所,並告訴我若有消息會通知。 「應該是找不到了…」我當時這樣想著… 幸運的是,兩天後Hostel傳來消息,我的相機在接送的車上被找到,幾天後就能寄回台北。 於是,我的回憶飄洋過海,從Hostel的手中交到綠島郵局櫃檯,再轉台

MOVIE看電影|天能Tenet|倒轉時間與平行時空,關於天能的2個理論與1件事

因為不想預設立場,進電影院以前,對天能Tenet的概念一知半解,從電影名來看,他可能是部超能電影,但事實上卻是科技電影。 關於「熵」Entropy與時間倒流 熵Entropy,被定義為亂度,是一種熱力學概念,於1865年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Clausius提出,在密閉的系統中,自發反應的ΔS ≥ 0,即在一般的情況下,亂度會隨著時間的遷移而增加,僅有在絕對零度的情況下ΔS會等於零。 亂度的增加概括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中表述,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事物最終會從「有序」走向「無序」,最大的亂度即是宇宙平衡的終點。 因為「熵」Entropy在物理學中的單一方向性被視為「時間之箭」,電影中的反熵即是以降低亂度的手法來表現時間倒轉的可能性。 在電影中,主角們以由未來人製造的轉換器進入反熵的逆行時空,透過逆行的時間回到過去,再從過去的時間裡利用相似的裝置回到順行的時間,在他們回到順行的時間的那個時間軸裡,會同時存在著兩個自己,於是才有了凱特看到丈夫與另一個女人同時跳入海中的情形。 **因此推理,反熵只能回到過去但不能前進未來,從結尾的越南旅行的時間點到主角們因凱特受槍傷前往逆行時空的幾天裡,在同一個時間軸同時存在著兩個主角與兩個凱特。 祖父悖論與平行時空 「祖父悖論」是一道如「蛋生雞」一般,描述因果循環的哲學題。 闡述當一個人由未來回到過去,在祖父還年輕時便殺了祖父,那人是否會不復存在?那不存在的人如何回到過去殺害自己的祖父? 針對「祖父悖論」,物理學家們認為世界是由多個世界所組成,當人回到過去殺害自己的祖父時,自己所在的時空並不會受到影響,而是會產生新的時空。 「發生的已經發生。」這句尼爾的口頭禪,像是在闡述平行時空的概念,已經發生的事在同樣的時空不會因為過去而改變。 但電影中,這樣的解釋卻有些矛盾,尼爾在自由港逆行結束之後告訴主角,因為發生的事已經發生,所以他會很安全,但敞若逆行的時間裡,有那樣一瞬間順行的自己做了不同選擇,那便可能產生另一個平行時空。 我認為這是劇中尼爾對所知三緘其口的原因,不願意多透露太多的事情給主角,避免主角改變選擇,讓未知推使時間軸成為封閉的迴圈。 而這句「發生的已經發生。」也敘述著不要想著改變過去,而該更珍惜當下的每一刻。 Sator Square,薩托方塊 S A

A Topic|傳奇42號|用球棒書寫歷史,MLB第一位非裔美國人。傑基·羅賓森

(圖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 "There is not an American in this country free until every one of us is free." 「如果我們沒有獲得全體的自由,那整個美國就沒有人是自由的。」 ----------------------Jackie Robinson 每年的4月15日,是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傑基·羅賓森」日.紀念這位第一個踏入MLB的非裔美國人。 今年因疫情影響,大聯盟選擇在8月28日這天.向這位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員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致敬。 不巧的是,《傳奇42號》中扮演羅賓森的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在同日因大腸癌病逝,得年43歲。 而美國正面臨近年來最嚴重的種族衝突… 今年五月底,明尼蘇達警察的執法過當引發抗爭,暴動一下子擴散到美國50個州,一發不可收拾。 住在芝加哥的C告訴我,直到事發後的一個多月後,芝加哥仍每個周末都有大小不定的抗議活動,而在暴動之火終於稍稍平復的八月底,威斯康辛州的一場槍擊,再一次讓衝突火爆重演,NBA、MLB、WNBA、NHL等職業聯盟也紛紛罷賽抗議。 回到美國民權與運動的關聯,羅賓森在MLB的登板被視為美國運動與民權史上重要的一個里程碑,甚至早於黑人球星遍地開花的NBA之前。 大聯盟登場的第一位黑人球員 1940年代,即使距離南北戰爭已經過了八十餘年,種族主義仍普遍存在於美國社會,諸如黑人禁入、「有色人種」專用入口、不共用廁所…等不平等規定仍未廢止,而在運動場上亦然,那個年代裡,黑人若想以棒球做為職業只能打黑人聯盟,無論是規格或場地都與大聯盟差距甚遠。 直到當時還在布魯克林的道奇隊的老闆布蘭奇·瑞奇Branch Rickey不顧眾人反對決定簽下全大聯盟第一個黑人球員後,MLB黑白隔離的種族藩籬正式被改寫。 而那名黑人球員便是當時已經二十八歲的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 1947年4月15日,在小聯盟訓練一年的羅賓森正式穿上道奇隊制服,背號42號,先發位置為一壘手。 被歧視的初期生涯 即使順利進入大聯盟殿堂.羅賓森仍飽受歧視,從隊友揚言要退隊、用餐限制到

A Topic|什麼是「阿拉伯之春」?中東世界的革命浪潮與敘利亞難民

( 圖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 台灣的國際新聞,多以強權為主流,第三世界的革命與內戰都像是發生在另一個平行時空的故事,多數的時候,我們在簡單帶過的新聞中得知難民的故事,為他們的際遇感到簡略的同情,然後拋諸腦後。 阿拉伯之春,我在閱讀的途中第一次聽見這個名詞,看似正面溫暖的形容詞,其實是近代阿拉伯世界革命與抗爭的代稱。 茉莉花革命 2010年底,北非國家突尼西亞發生了一起自焚事件,青年攤商穆罕默德·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擺攤的過程中長期受到警察的打壓,布瓦吉吉在西迪布吉德省政府機關前自焚以抗議警察的粗暴執法,從而點燃了突尼西亞各地的抗爭之火。 那時的突尼西亞,因金融風暴造成經濟衰退、青年失業率攀升,人民不堪飢餓與貧窮而走上街頭。警察的武力鎮壓、執法過當與政府的漠視都讓反抗之火越燒越烈,抗爭由西迪布吉德蔓延到首都突尼西亞市,示威活動在突尼西亞各地點燃,使得鎮壓的警力逐漸分崩離析。 越演越烈的抗議活動一路延燒到2011年初,因高知識分子紛紛加入罷工與示威與部分警力的倒戈,始於經濟衰退的抗議發展為爭取自由的宣言,示威活動逐漸轉型為革命,抗爭目標演變成推翻班·阿里政權。 2011年1月14日,總統班·阿里(Ben Ali)逃離突尼西亞,結束他長達23年的政權。 班·阿里(Ben Ali)流亡後,突尼西亞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Mohamed Ghannouchi)於同年1月17日組成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中還留有許多舊政權的人,故希望能將舊政權符號徹底拔除的示威活動仍然未平息,直至同年10月,突尼西亞舉行了革命後的首次議會選舉,這場耗時將近一年的革命才真正宣告結束。 茉莉花革命之後 革命之後,突尼西亞依舊壟罩在宗教與各方政治勢力的陰影之下,宗教派與自由派不斷地拉鋸。 2013年,在野黨領袖在家門口遇害身亡,家屬指控是因為其對執政黨的反對所造成,這起事件與極端主義的興起,挑起了突尼西亞緊張的局勢,內戰一觸即發。在這樣的局勢裡,由突尼西亞四個公民團體組成的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扮演了居中調停的角色,以對話會議的形式進行各方協調,才稍稍緩解了緊張的情勢。 2014年初,於2011年選舉中勝出的復興黨(Ennahdha)在各方斡旋之下同意改組政府;同年年底,突尼斯呼聲黨(Nid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