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A Topic|傳奇42號|用球棒書寫歷史,MLB第一位非裔美國人。傑基·羅賓森

(圖出自:Wikimedia Commons)

"There is not an American in this country free until every one of us is free."
「如果我們沒有獲得全體的自由,那整個美國就沒有人是自由的。」
----------------------Jackie Robinson


每年的4月15日,是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傑基·羅賓森」日.紀念這位第一個踏入MLB的非裔美國人。

今年因疫情影響,大聯盟選擇在8月28日這天.向這位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員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致敬。

不巧的是,《傳奇42號》中扮演羅賓森的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在同日因大腸癌病逝,得年43歲。

而美國正面臨近年來最嚴重的種族衝突…

今年五月底,明尼蘇達警察的執法過當引發抗爭,暴動一下子擴散到美國50個州,一發不可收拾。

住在芝加哥的C告訴我,直到事發後的一個多月後,芝加哥仍每個周末都有大小不定的抗議活動,而在暴動之火終於稍稍平復的八月底,威斯康辛州的一場槍擊,再一次讓衝突火爆重演,NBA、MLB、WNBA、NHL等職業聯盟也紛紛罷賽抗議。

回到美國民權與運動的關聯,羅賓森在MLB的登板被視為美國運動與民權史上重要的一個里程碑,甚至早於黑人球星遍地開花的NBA之前。

大聯盟登場的第一位黑人球員

1940年代,即使距離南北戰爭已經過了八十餘年,種族主義仍普遍存在於美國社會,諸如黑人禁入、「有色人種」專用入口、不共用廁所…等不平等規定仍未廢止,而在運動場上亦然,那個年代裡,黑人若想以棒球做為職業只能打黑人聯盟,無論是規格或場地都與大聯盟差距甚遠。

直到當時還在布魯克林的道奇隊的老闆布蘭奇·瑞奇Branch Rickey不顧眾人反對決定簽下全大聯盟第一個黑人球員後,MLB黑白隔離的種族藩籬正式被改寫。

而那名黑人球員便是當時已經二十八歲的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

1947年4月15日,在小聯盟訓練一年的羅賓森正式穿上道奇隊制服,背號42號,先發位置為一壘手。

被歧視的初期生涯

即使順利進入大聯盟殿堂.羅賓森仍飽受歧視,從隊友揚言要退隊、用餐限制到對手一而再的刻意肢體碰撞,甚至是3K黨的暗殺宣言,都讓羅賓森活在巨大的壓力下,但羅賓森強大的心理素質,讓他在歧視與威脅中忍辱負重,在加入道奇隊的第一年便繳出漂亮的成績單,並獲得聯盟合併票選後第一座年度最佳新人獎(為紀念羅賓森,此獎於1987年改名為「傑基·羅賓森獎」),才逐漸扭轉了眾人的看法。

多年以後,陪伴道奇隊走過67個賽季的播報員史考利Vin Scully曾形容羅賓森是個「不懼怕失敗,勇於挑戰自己」的人。


(圖出自:Wikimedia Commons)

用實力說話,永遠退役的42號球衣

羅賓森的家庭背景並不完美,他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媽媽做工養育他與其他兄弟姐妹,然而貧窮與天生的種族限制卻沒曾打倒他,反而一次次地用實力證明自我價值。
羅賓森在歧視與一片不看好的壓力下,用短短9年的職業生涯裡留下了亮眼的紀錄,生涯打擊率0.311、安打數1518個、全壘打數137個,曾獲選年度新人、MVP,並多次入選明星賽。

羅賓森於1962年入選名人堂;1972年時球衣背號42號於道奇隊退役;1997年,為了紀念羅賓森踏上大聯盟來到第50周年,聯盟宣布42號球衣將永遠退役,除了當前已經使用42號球衣的球員,未來將不得選擇背號42號的球衣。

因此,當洋基隊救援投手李維拉Mariano Rivera從聯盟退役後,MLB球場上便再也見不到42號球衣。

2004年,MLB聯盟將羅賓森初登場的4/15訂為「傑基·羅賓森」日。

從2009年開始,大聯盟的每一位都會於「傑基·羅賓森」日換上了42號球衣以向羅賓森致敬。

對此史考利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在1950年的一場道奇隊對抗紅人隊的比賽,羅賓森又收到了死亡威脅,隊裡氣氛凝重,而Gene Hermanski的一席話打破緊張的局面,並且幸好當天什麼也沒有發生。

Gene Hermanski說:「我們每個人都穿42號上場比賽,這樣就沒人知道到底哪個才是傑基了!」

而當時的這一席話在事隔多年以後以另一種形式實現,甚至是意義非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