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旅行途中 On The Road|到玻璃屋山Glass House Mountain探險,走進Gubbi Gubbi族的傳說裡。

在回台灣的前幾個禮拜,開始找起還有哪些地方能去,才找到了陽光海岸(Sunshine Coast)的玻璃屋山(Glass House Mountain)。

在澳洲看過絕世海景就突然懷念起山,心心念念的想要去看看山,才會在交通票開始打折的星期四午後,下了課就往北跑,獨自一人到玻璃屋山(Glass House Mountain)登山。


玻璃屋山國家公園 Glass House Mountain 

玻璃屋山(Glass House Mountain)位於陽光海岸(Sunshine Coast)內陸,是澳洲眾多國家公園之一,而恩崗崗山(Ngungun Mountain)便是這座國家公園內的群山之一,與汀伯喀山(Tibrogargan Mountain)是群山中唯二可以攀登的山

不同於台灣幾乎是連綿的山巒,玻璃屋山國家公園共有12座山分別聳立在平地上,從山頂往下看,能看到平原上一座一座隆起的山彼此互不相連,在Gubbi Gubbi族的傳說裡,山群裡的每座山都來自於一個大家庭,每座山都有自己的角色與性格。

18世紀時,英國海軍詹姆斯.庫克船長將此命名為玻璃屋山,在平原上隆起的山形,像他家鄉Yorkshire的玻璃窯似的。

交通方式🚗

從羅馬街(Roma Street)站坐上布里斯本(Brisbane)往楠伯(Nambour)的火車上,一路往北,在玻璃屋山站下車,再沿著 Coonowrin Rd走到Fullertons Rd,在往山上走的過程中可以看到Mt Ngungun Hiking 的步道入口。

出發吧!登上恩崗崗山(Mt Ngungun)

決定到恩崗崗山(Mt Ngungun)登山前,我在Google搜尋著相關資訊,英文的評論網中提到:「恩崗崗山是個可以帶小孩一同前往的輕鬆健行路線。」,但由於查不到太多中文的資訊,直到走在Hiking Trail的途中我都還是擔心得要命。

出發那天,我在市區的IGA買好了簡單的糧食與飲料,也準備了水,趕在登山之前先解決了午餐。第一次的北行比起往南更多了點緊張,大概是對於目的地的不安感作祟。怕在山邊會沒有網路,還提前查好了路線。

受限於交通工具,能去的地方也不多,才選擇了了距離火車站最近的恩崗崗山(Mt Ngungun)。

從玻璃屋山站到恩崗崗山(Mt Ngungun)大約2公里的路程,走路約半個小時,路過了小鎮後再往山腰上走,陽光曬著靜好歲月。

Mt Ngungun Hiking Trail入口跟台灣人心目中的親子步道有些不同,甚至看起來有些荒涼,一路上也不是那種修繕完善的階梯步道而是帶有雨後濕潤的泥土味的坡道。

我在入口猶豫了一下,看著杳無人煙的登山小徑入口,躊躇著要不要往上爬。

抱持著「現在回頭太虧了,不如爬一點點看看」的心態往前,一個人徒步走了好段時間才終於遇上山友,問了問還有多久才能到達山頂,還被說看起來很累的樣子,看著他們健步如飛的模樣,也在心裡暗自嘲笑起才爬了一半就已氣喘吁吁的自己。

登山途中曾在心裡暗自腹徘自己為何要大老遠地跑來讓自己累到不行,「幹嘛要這樣為難自己」這樣的想法不停地出現,但一站在山頂上,廣闊的視野讓踩在泥濘上時的緊張與不安瞬間一掃而去。







分享Gubbi Gubbi族的傳說故事

昆士蘭幅員廣大,擁有許多驚豔世界的自然美景,從北方的大堡礁到南方的黃金海岸,昆士蘭的沿海各有特色,還坐擁世界前三大沙島,在之中,玻璃屋山顯得樸素而不起眼,也絕不是觀光客會遠道而來的風景區,但周邊小鎮的歲月靜好,卻深深吸引著我,探訪的過程中還因此了解了這山群的故事。

居住在陽光海岸內陸地區的Gubbi Gubbi族,是澳洲當地的原住民之一,其名意義為「不」,與玻璃屋山國家公園的傳說故事息息相關。

在Gubbi Gubbi族的傳說故事裡,這些山都來自於同一個大家庭,並擁有各自的角色與性格,名字也極具有人性。

汀伯喀登山是山群中的大家長,而畢爾瓦為其妻子,其餘山群都是他倆的孩子,算得上子孫滿堂。

有天,當汀伯喀登望向海洋,發現海平面上升了許多,認為這是洪水襲擊的前兆,可他的妻子畢爾瓦有孕在身,無法獨自奔波逃難。於是他叫來長子庫諾林,將畢爾瓦託付給他,自己再去通知其他較為年幼的子女。

可一轉頭,汀伯喀登卻發現庫諾林丟下母親自行逃跑,盛怒之下,汀伯喀登拿起nulla nulla(原住民的狩獵棒)追了上去,使得庫諾林的脖子脫臼,至今仍呈現傾斜的狀態。

當洪水退去,庫諾林因為對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羞愧,接連拜訪了汀伯喀登、畢爾瓦與其他兄弟姊妹,但他們沒有原諒庫諾林,反而因羞憤而不斷哭泣,形成了流經玻璃屋山區域數個涓涓細流,而汀伯喀登更是面朝海洋,背對著庫諾林,不願見他。

雖然是傳說故事,這個大家庭卻沒能擁有傳說中的神力,他們會害怕、會憤怒、會羞愧,還得為了洪水而逃亡,可也因此更貼近真實的人性,也讓玻璃屋山國家公園更具魅力。


與登山客對話

在Mt Ngungun的山頂遇上了出遊的學生團,學生們很可愛但又有點聒噪,剛爬完山,一個個都大汗淋漓,裝扮專業的模樣讓一身休閒的自己顯得突兀。

「你從哪來的?」跟其中一個領隊聊了一會天,被問起從何而來。
「從台灣來的」

隨後又被問起住在哪裡,說是布里斯本,然後領隊熱心地介紹山頂的風景,還指了指遠方,說看得到一點布里斯本。

「再往前一點可以看到360度的風景,非常漂亮。」

儘管領隊不斷地推薦著至高點的風景甚美,但岩石路崎嶇風又大,穿著帆布鞋就去登山的我,實在是不敢再往前。




比爾包恩(Beerburrum)站與玻璃屋山(Glass House Mountain)站附近的小鎮,都給人一種平靜安穩的感覺,像是不受世事所染般遺世獨立的現世安穩的感覺。




In to the woods,拜訪森林與搭便車奇遇

在往恩崗崗山(Mt Ngungun)登山的火車上,看到一座森林,是片細長的杉木林,心裡想著拍照一定很漂亮,而後又在網上翻到一張照片,才在隔了一周後再搭上往北的火車。

第二次往北,面對未知的目的地,我仍然怕得要命。

從比爾包恩(Beerburrum)站下車,往森林區大概15分鐘,一路上都是樹林,除了幾台呼嘯而過的車外,空無一人,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終於找到了可以通往森林的岔路,卻找不著那張照片裡的風景,最後只匆匆地拍下了森林就返程。

一個人徒步走在山林間,也許看著奇怪,沒多久便遇上陌生人問候。

「你要去哪裡?怎麼一個人走在路上。」
「火車站,我來這邊拍照的。」
「要上車嗎?我載你去。」

雖然到火車站十多分鐘的路程,對擅長走路的台北人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但當下也不知是哪來的勇氣,就搭上了便車往火車站,原以為會回到鄰近的比爾包恩(Beerburrum)站,後來意外到了前一站艾林芭(Elimbah)站。

載我一程的是一個在卡布丘(Caboolture)工作的澳洲姐姐,人很親切,一面招呼著我上車,一面念叨著要我不要太相信人,世界上壞人很多,還介紹了許多漂亮的景點。

小貨車上,風透過窗戶吹來,兩旁是異國風情的樹林,一時之間讓人有種不真實感。

在等火車時遇到台灣女生艾琳,在卡布丘(Caboolture)的農場打工渡假,平常5點左右就得起床採草莓,以件記價,一天大概能有AU$100收入,休假時會跟著一起工作的朋友們在附近的籃球場打球,原本要去City找朋友的,搭錯了方向才到了這個火車班次少少的小站,而車次一等就是將近一小時。
一路上聊著,到了市區才道別,還有種他鄉遇故知的奇妙感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