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A Report-時事」標籤的文章

A Topic|關於奧運|走過戰火與歧視,「獄」火重生的「難民代表隊」的故事

(圖:Olympicse官網© IOC / Greg Martin) They've seen the worst in the world. Now they are here to be the best. 他們經歷過世上最黑暗的事,現在,他們努力成為最優秀的運動員。 關於「難民代表隊  Refugee Olympic Team 」 在東京奧運第二順位進場的是難民隊選手,他們由戰亂國家的人民組成,代表世界上數以萬計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難民。 難民隊本次參賽的縮寫為EOR,取自法語「Equipe Olympique des Refugies」,是一個無國界運動隊伍,成員來自敘利亞、南蘇丹、阿富汗…等地,由非裔馬拉松好手泰格拉‧洛魯佩於2014年向奧委會申請創立後在2015年10月正式成立,並於2016年的里約奧運第一次亮相。 他們在里約奧運的表現促使了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Olympic Refuge Foundation成立,目的於提供因為戰亂很失去家園的青年能有更好的體育環境接受訓練,基金會的短期目標是在2024年之前讓1百萬名的難民也能參與運動。 2020東京奧運是難民代表第二次參賽,此次隊伍由29位難民選手組成,共參與12項運動項目。 熱愛運動的這些難民在沒有良好體制的情況下仍對體育懷有熱情,希望能因此鼓舞有夢的難民不要因為環境而放棄,也希望在各國參與的奧運盛事,能讓更多人了解難民的處境。 難民隊介紹 難民代表隊的故事 游到勒斯博島的少女- Yusra Mardini (圖:Yusra Mardini instagram) 開幕儀式上,難民代表隊的掌旗手尤斯拉·馬蒂妮Yusra Mardini亮眼的外型奪得了許多人的注目。 現年23歲的馬蒂妮,是一位游泳選手,參與100公尺蝶式的比賽,她來自敘利亞,在大馬士革的郊區長大,現居於德國柏林。 在大馬士革時期,馬蒂妮在敘利亞奧委會的支援下接受了游泳訓練,並於2012年代表敘利亞參與2012年世界游泳錦標賽。 (圖:Yusra Mardini instagram) 後來,馬蒂妮家的房子在戰亂中被毀,她與姐姐莎拉Sarah於2015年決定逃離敘利亞,那一年她17歲,她們從敘利亞到黎巴嫩再往土耳其,後於土耳其搭船前往希臘的勒斯博島。 那是艘只能乘載6、7人的小船,卻最終搭上了20位難民,不堪負荷的小船在開往勒斯博島的

A Topic|關於奧運|奧運編年史與幾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賽程

(圖:路透社Reuters) 延期一年的奧運於7/23-8/8如火如荼地舉行,目前奧運賽程已經超過一半,除了籃球、排球、棒球、足球…等需耗費長時間的比賽,多數的比賽已接近尾聲,因為需要工作的關係沒能看太多場比賽,但想來分享四場印象深刻的賽程與奧運之外的事。 奧運編年史 (出自維基百科) 1894年-在法國歷史學者皮埃爾·德·顧拜旦的倡導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巴黎創立。 1896年-近代奧運首屆,於希臘雅典舉辦,有趣的是第一屆奧運的獎牌制度與當今不同,第一名僅可能一枚銀牌、一張獎狀與桂冠,第二名可獲得一枚銅牌與獎狀,第三名則只領銅牌。 1900年-於法國巴黎舉辦,為第一場由女性運動員的奧運,並首度有女性奧運冠軍。 1904年-於美國舉辦,首度頒發給冠軍、亞軍、季軍金、銀、銅牌。 1908年-倫敦奧運,開始規定參予開幕典禮的各國運動員需穿著統一服飾。 1916年-柏林奧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辦。 1920年,於比利時舉辦,第一次在開幕典禮中加入運動員宣誓儀式。 1924年巴黎奧運-首次引入奧運格言-Citius, Altius, Fortius 1928年,由荷蘭主辦,首次在奧運會期間點燃奧運聖火,並於此屆奧運開始,開幕式的入場順序皆由希臘開始。 1932年-於洛杉磯舉辦,第一次為運動員建造了奧運村。 1936年柏林奧運,第一次出現聖火傳遞。 1940年、1944年-東京奧運、倫敦奧運,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停辦。 1948年-倫敦奧運,二戰後的第一屆奧運。 1972年-慕尼黑奧運,第一屆有吉祥物的奧運會。 印象深刻的賽程 台灣第一面奧運羽球金牌-王齊麟&李洋 (圖:路透社Reuters) 羽球男雙組合王齊麟與李洋在2021年7月的最後一天奪下了金牌,為台灣的羽壇寫下了新的篇章。 他們的比賽不似郭婞淳一樣幾乎開始就勝券在握,也不似戴資穎一開始就備受矚目,他們隱藏鋒芒一路打到金牌賽,直到八強賽才受到相應的關注,卻一路打敗了印尼的世界第一與世界第二的組合,最終獲得台灣羽球在奧運的第一面金牌,也是在2004年後,除了跆拳道與舉重外的第一面金牌。 對於王齊麟與李洋一路挺進金牌賽的奇幻之旅,台灣人普天同慶,但真正讓我對他們印象深刻的是賽後編輯黃銘彰先生在Instagram 上的一篇文章- 生命最壯麗的追逐 。 他描寫李洋的職業生涯,從國中進入校隊、高中無法順利進到甲組而險

A Topic|瀕臨滅絕的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的復育之路。

(圖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 關於「塔斯馬尼亞惡魔」 他叫袋獾,又別名「塔斯馬尼亞惡魔 Tasmanian devil」,是生物分類裡袋獾屬中僅存未滅絕的成員,因其會發出古怪、刺耳的嘶吼聲來嚇阻敵人,故名作「惡魔」。 袋獾的體型大約小臂大,重約8公斤,胸口有大小不一的白紋,長得像小型的台灣黑熊,長相可愛的他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類有袋類動物,他的牙齒會不斷生長並且十分有力,甚至可以咬碎骨頭與眷養家禽的鐵欄。 袋獾食腐肉,為了進食甚至會於動物的屍體內睡眠,方便一覺醒來便可以飽餐一頓;牠的肌肉發達,最高時速可達13公里;相對肥大的尾部是牠儲存脂肪的地方,健康的袋獾食量之大,可以達到其身形的40%。 袋獾的孕期約莫一個月,一胎約有20-40隻米粒般的小袋獾,剛出生的小袋獾會在袋獾媽媽育兒袋裡待上100天左右直到斷奶,但由於袋獾媽媽的育兒袋內只有四個乳頭,因此其中僅有四隻小袋獾可以存活,活下來的便是同一胎中的佼佼者。 甫出袋的小惡魔大約200g,大小就如出生不久的小奶貓一樣,只比手掌大一些。 (圖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 從繁盛到瀕臨滅絕 在三千多年前,袋獾曾佔據澳洲大陸各地,卻敵不過澳洲野犬的獵殺,又因古代人的獵食行動而導致食物匱乏而消失於澳洲大陸,自此便只有澳洲南方的塔斯馬尼亞島可以看到牠的身影。 但居住在塔斯馬尼亞島的袋獾並沒有因此擺脫多舛的命運… 多年來,袋獾因會捕獵家禽而被塔斯馬尼亞島民獵殺,直至1941年被政府列為保育類動物後才終於獲得保護。 近年,袋獾間流行一種叫做「袋獾面部腫瘤病」的病症,這是一種少見地具有傳染力的癌症,被感染的袋獾死亡率高達100%,當面部的腫瘤逐漸擴大,牠們便會因為無法進食而餓死,袋獾的數量因此大幅減少,並於2008年被列入瀕危物種。 (圖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 復育之路與傷害 去年,澳洲保育團體-澳洲方舟執行了一項保育計畫,將26隻健康的袋獾送至新南威爾斯州巴靈頓高地 Barrington Tops的一處保育區進行繁殖、復育以及野放…等行動。 這項保育行動在近期傳來好消息,目前已經有七隻袋獾寶寶誕生,這是袋獾時隔三千多年後於澳洲大陸的繁衍。 (圖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 在這項規劃多年的袋獾復育計畫執行之前,於2012、2013時,澳洲政府為了保育袋獾

A Topic|曾經的天堂,燒不盡的澳洲山火

(澳洲山火相關照片出自NEW YORK TIMES) 從澳洲回台灣已經過了兩年,期間一直忙於現生,越是忙碌越是不可避免的想念著那段自在的日子,沒有什麼必須趕著去做的事,有的是時間可以浪費、可以觀察、可以說走就走。 2017年是我近幾年來最好、最充實的一年,而在布里斯本的生活的89天,是最好的一年中最最美好的日子,見過美麗的海岸線,也看過可愛的山嶺,造就了後來的幾年裡,對於澳洲還有很強烈的情有獨鍾。 因為現實生活的忙碌,對於山火的消息剛開始只是斷斷續續的關注著,直到烈火熊熊燃燒與無尾熊燒成焦黑的照片一再出現,才開始真正深入了解這場浩劫。 澳洲山火從去年9月開始猛烈燃燒,來得太早、太急,原來該是夏季才會有的零星火災,卻在剛入春的時節就來報到,還一發不可收拾,一燒就是4個月過去,從2019年燒到了2020年。 曾經我所津津樂道的少雨,那總是明媚的晴空萬里,卻造就了而今野生動物的煉獄,大火甚至燒過了森林、燒到了小鎮,幾億隻野生動物因此而喪生,也有將近1000戶人無家可歸,受害嚴重的小鎮馬拉庫塔(Mallacoota),在疏散了居民後,許多當地的青壯年選擇留下來作為志願消防員,與澳洲各地的其他志願役一起,用自己的雙手搶救自己的家園,各界的善款也紛紛湧入,但儘管如此傷害還是不斷的擴大。 據報導指出,昨天墨爾本下了2020年第一場雨,為持續乾燥的新南威爾斯州帶來了一點甘霖與一絲希望,希望這場浩劫能盡快平息,未來重建的日子自己也能盡一份力,讓澳洲變回昔日的天堂。 紐約時報相關報導: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00103/oz-fire-explainer/zh-hant/  捐款位置: 澳洲紅十字會 https://www.redcross.org.au/campaigns/disaster-relief-and-recovery-donate WIRES野生動物組織 https://www.wires.org.au/ 澳洲動物園 https://donate.everydayhero.com/d/a-sffXn9UPOFcBh4wQlixA/amount 可倫賓野生動物醫院Cu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