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夜宿山間 The Night|1314觀景台|360度連綿茶山與漫漫螢光,在瑞峰放慢腳步生活

 「如果說台北人的步行時速是90的話,那嘉義大概就是20吧。」

因為島內散步的回嘉企劃的文案,我與H搭上一天只有兩班的山間小巴,歷經兩小時漫長且顛頗的山路,到山裡的梅山瑞峰村住一晚。


交通方式🚗

嘉義山區的交通不那麼便利,若須搭交通工具,需算好小巴上山的時間,逾時不候。

山間小巴7315路公車,從嘉義市區出發,沿途行經平地的嘉義、民雄、大林到梅山山腳上山,走162縣道途經梅山36彎到太平,再接166縣道往瑞里,最後到達終點站瑞峰,總時長約3小時。

山間小巴的巴士甚少,每天只有兩班,下山時間為早上06:00與下午13:00,上山的車則為早上09:00與16:00。
早班06:00下山的車是前日下午16:00的車,早上09:00上山的車則會再司機稍加休息後的下午13:00回程。


若開車或騎車,要到瑞峰可以走162縣道從梅山上山或走166縣道從竹崎上山,都可以省去一小段路與不少時間。

瑞峰村。賴坤陽的家

瑞峰位於梅山鄉,舊名「生毛樹」,名稱源於早期遍佈原始森林,是梅山的第二大村,在標高450~1309公尺的地方,有能360度眺望茶園的觀景台、一座靈驗的土地公廟與一座小學,小學僅有少少的43人,卻能網羅田徑賽中大大小小的獎項。

我們在竹坑溪步道旁的站牌下車,沿著指標到達落腳的民宿-賴坤陽的家,入住的時間未到,寬廣的民宿還杳無人煙,只見一隻黑狗在曬太陽。山上午後的氣溫剛好,民宿飄散著木頭的香氣,趕走迂迴山路帶來的不適。

在民宿繞了一圈,發現接待處還沒有人,H打了通電話,隨後老闆帶著女兒現身,小女孩踏著還不太熟練的步伐,一步一步上樓梯,看著有點可愛

【Info】
賴坤陽的家
地址:嘉義縣梅山鄉瑞峰村新興寮22之1號
電話: 0937103119



我與H入住正門口的淘然居,一間有著小閣樓、小帳篷與落地窗景緻的四人房,房間很大、飄著木頭的香氣,木製的傢俱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氛圍,讓人想要再多住幾晚。

民宿有夜間導覽的活動,在月光皎潔的夜裡,老闆MoMo帶著民宿的住客做夜間導覽,看3月底剛出現的螢火蟲與瑞峰村。

MOMO說瑞峰村的螢火蟲從3月底開始,在4、5月的時候最多,牠們每個晚上的7-9點出門求偶,當螢火蟲的女神降臨,牠們的光會閃得特別明亮。

從民宿到瑞峰國小有長約500公尺的生態道路,在166縣道上,周邊沒有一點路燈,螢火蟲一閃一滅的光芒在月光下閃爍。

再往前一點的地方是村裡的行政中心與小學,附近有排空屋,早前是當地富裕人家開的雜貨店,除了販賣雜貨也提供寄賣與業務教學的空間,在道路不通的年代裡,屋房的一磚一瓦都由人工搬運而來。

導覽的終點是一座土地公廟,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即使在山上依然香火鼎盛。

回程的途中,我與H走在老闆一家的後方,看老闆夫妻抱著孩子、牽著手晃呀晃,勾勒出平凡幸福的模樣。
我與H相視一笑,心裡覺得暖暖的。


瑞峰好食

瑞峰國小附近,有間可能是附近唯一一家的外食店-瑞峰好食,賣早餐與午餐,有隻店狗叫麥當勞,與我們學校曾經的明星校狗同名。

在瑞峰的第二天,離開民宿的時間尚早,我與H需要找個地方等當天第二班的小巴下山,錯過了就得等到隔天。
按照前一天擬好的計畫,我們到瑞峰好食待著,坐在看得到瑞峰國小站牌的位置,點了午餐與飲料,待到瑞峰好食的打烊時間13點,小巴正好發車。
那時正值吃飯時間,不時有車停在正門口,到店裡拿預約好的便當,人來來去去,最後只剩下我們,一位阿姨得知我們要搭小巴下山,提醒我們山上的小巴可能一下子開過,攔車時記得眼明手快。

「歡迎你們再來,這裡沒有華麗的裝潢,但很有人情味。」道別前,阿姨這樣說。

站牌對面的雜貨店老闆娘拉下鐵捲門午休前也與一面之緣的我們道別。

確實很有人情味。

健行吧!往綠色隧道的路途上

經過民宿老闆的介紹,我與H沿著進學步道往山腰處,想走到瑞里附近的綠色隧道。
進學步道共566階陡坡,階梯鋪滿落葉,早前瑞峰村還沒有自己的小學,若要上學,便得翻過山到另一頭的瑞里國小,而進學步道便是是瑞峰村民到瑞里國小上課走的路,那時還沒有石製的階梯,孩子們上學得穿越泥土坡。

石厝,下進學步道後的一處石壁,材質為石灰岩,因其造型,曾也有人在此定居,才被稱作石厝。





我們從野薑花步道開始,沿著指標走,爬階梯爬到懷疑人生,好不容易才到達綠色隧道的仙草店,兩旁的竹林茂密,但一階階陡升的階梯讓人無心觀賞美景,直到在仙草店稍坐休息後回來,才有閒心欣賞竹林。

早安瑞峰,在360度的茶園

瑞峰高點的海鼠山頂,標高1309公尺,有一座高5公尺的觀景台,因為海拔取名做1314觀景台。

第二天的清晨,我們搭上民宿老闆的車往海鼠山頂看日出,上山的路迂迴,短短的2.4公里就上升了大約300公尺的高低差,我坐在車上才想著出發前還幻想著可以徒步上山的自己太傻。

1314觀景台的視野遼闊,日出之後晨霧散去,一眼望去360度全是茶園高高低低,視野最好的一面能俯視遠山、茶園與山間的人家。







從1314觀景台徒步下山,花了我們接近一小時才到達民宿,下山的途中風景也由茶園組成,剛起的晨光灑落,映出歲月靜好。


行動菜市場,瑞嘉商行


前些日子,在《台灣1001個故事》裡偶然看見行駛在梅山山區的移動菜市場-瑞嘉商行的故事,老闆娘夫婦開著貨車經營著近乎絕跡的行動菜市場,在夜深人靜時就下山採買,將肉類、蔬菜、乾貨、生活用品運上山賣,減去山上人家下山採買的舟車勞頓,偶爾也會有人在深夜裡點單,委託老闆娘夫婦下山時協助購入必需品。

行動菜市場在梅山山區穿梭,每天的路線不同,經過時會響起特有的音樂,宣示著菜市場的到來。

在H家的一個晚上

到瑞峰的前一天,我在H家住了一晚,有點像夢境般不真實的一晚。

好久不見的H跟她爸爸在週五的晚上到西螺轉運站接我,一起吃了晚餐後回家,然後一起坐在H家方正的客廳看電視,我們聊生活、聊感情、聊未來,聊那些以前從來沒想過的事與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

從前的我們活得有點ㄎㄧㄤ,很多小打小鬧的鬥嘴與傻事,那些未經世事的幼稚,那是當時還作為學生的我們才擁有的特權。

H的父母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H是朋友間可愛的小貴婦,我以為H的父母會是有威嚴的樣子,但H的父母也非常可愛,話語間樸實溫暖,H的爸爸偶爾還會流露出女兒傻瓜的模樣,讓人感覺H該是在被愛的環境下好好長大的孩子。

那個晚上,H睡在平常她習慣睡的客房,我一個人睡在H二樓的房間,感覺有些不真實,以前曾幻想過到朋友家住一晚的感覺,好像有點拘謹但又舒適。

後來聽說H的爸爸擔心我要用廁所,自己晚上都特別跑到遠一點的廁所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