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K-Drama韓劇|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關於《二十五,二十一》|那些青春才有的特權

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席慕容-

看戲者入戲更深,《二十五,二十一》的觀眾在每一集的最後,頻繁地討論著HE或BE的可能性,鉅細靡遺的像是每個人都成了福爾摩斯。

多數人傾向著Happy End,害怕真誠的希度會失去甜美的初戀。

可遺憾才是人生,沒有結果的初戀也是青春的一環,那時的我們懵懵懂懂的長大,還有不問過去與未來、不顧一切去喜歡一個人勇氣。

如果最終《二十五,二十一》以Bad End結尾,也未必代表他是齣悲劇。

比起青春愛情,《二十五,二十一》更像是一部貼近人生的時裝劇,年少的特權、對於長大成人的不安與掙扎,在太梁高中五人幫轉大人的成長路上。

而劇中,也有許多能對比出孩子的任性與成年人的隱忍的地方。 


1. 不為世事波動而煩惱的單純(太梁高中四人組)

《二十五,二十一》的開頭,是希度滿懷希望的自白,在1998年動盪的經濟危機裡,她想著世事的動盪與她無關,儘管後來她身處的女高的擊劍社因為金融危機廢社,但除了轉學至太梁高中、與宥琳成為對手,希度的生活沒有太大的不同,即使是早熟的宥琳,也仍然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著。

即使孩子們也能感受到大人們的苦難、也可能不得不放棄什麼,但劇裡似乎分別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煩惱,與易辰一樣家道中落的弟弟如常作為學生上學,易辰卻放棄了學業扛起讓一家人重聚的責任。

在前期的劇情中,被迫突然長大的易辰曾說起自己懷念學生時代單純的日子,懷念那些曾經以為是末日但其實微不足道的青春期煩惱,擔心課業太多、擔心社團活動、擔心短暫的Puppy Love沒有好結果。

而當跨越1999年,四人終於邁向20歲,第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宥琳因家裡因素不得不選擇歸化,跟過往的易辰一樣,她走出父母的羽翼,開始承擔保護家的責任。

2.不顧一切去愛的純真(希度、宥琳+智雄)


直率的希度在愛情裡也很帥氣,在面對自己的心意與易辰的逃避,仍一次次的坦率地說出自己的心聲,最終讓易辰也為之動搖。

智雄對宥琳的喜歡也是簡單純粹,從作為粉絲到交往,智雄與宥琳都像是校園裡常見的學生情侶,甜蜜又曖昧。

不管是橫衝直撞的喜歡、不問過去與未來的戀愛,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們才有的特權。

相較於孩子們對於喜歡的坦率與直接,易辰的喜歡相對充滿顧慮,即使是面對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的雙向好感,他仍守著記者與運動員不可近不可遠的界限獨自糾結。


3. 硬碰硬的勇敢(昇琬)

易辰不在的時候,昇琬就像是太梁高中孩子們的Leader,她聰明早慧,做事情條理分明。

面對體制的不合理,昇琬選擇舉發,在面對退學的當下,她哭著與自己的媽媽告解,說她還無法學會放軟身段。

而已經成為大人的易辰,在前輩的規勸之後,面對職場上的衝突,儘管他並不認為自己犯錯,為了職場的和諧,他仍選擇卑躬道歉。

大人的世界讓他學會了妥協、學會了道歉有時候並非是自己做錯。

初入社會,他因為學歷備受冷嘲熱諷,幸好還有了解他的前輩,在他迷惘不安的時候給他倚靠。

4. 悲人所悲的真摯(希度、智雄)

在海邊校外教學的場景,孩子們說起他們年輕的煩惱,大多是關於原生家庭,總是忙碌的母親與過世的父親、被貧窮所累的家庭、獨自撫養自己的母親。

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智雄說起自己的家庭是用一種淡然而習慣的態度,卻為了希度父親的逝世而流淚。

同樣的情感發生在前幾幕中,當希度偶然發現宥琳因為壓力而跳水,即使當時還作為對手,他仍然為宥琳的悲傷感到心痛。

希度與智雄作為五人幫中最孩子氣的存在,仍保有孩子們對世界強烈的共鳴,還未背負成長的包袱,還擁有悲人所悲的真摯。


5. 不放手的執著(希度、智雄)

希度對於擊劍的熱愛與渴望,是一再的失敗也還能重新站起。

面對擊劍社突然閉社的窘境,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用著看來愚笨的方式,竭盡全力的想要轉學,或許看來傻氣,但她這樣不放手直到夢想到手的態度,最終讓她獲得那曾經遙不可及的一切。

而同樣的執著也適用在智雄對宥琳的喜歡。

在宥琳因家裡的債務而選擇歸化後,她向智雄提出放手的要求,希望智雄不要辛苦地等她,這是宥琳能對心儀的男孩做出的最後的體貼,但在分別的機場,智雄卻對宥琳說,不放手才是他的自私,希望宥琳能同樣等待他們再相聚的一天。

「即使你只會我帶來不幸也沒關係。」他這樣說著。

------

總有一天…孩子們都會開始懂得,世界上唯一的不變就是改變。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學著妥協,對感情妥協、對生活妥協,漸漸失去了橫衝直撞的勇氣。

但即使只能偶爾任性,希望也能適時的讓心裡的孩子出來透透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