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北環半日,尋找構成澎湖群島的基石|大菓葉柱狀玄武岩、外垵漁港、二崁聚落、通樑古榕

機車後座的日子,在與先生的愛情長跑裡,默默累積了近十年的回憶。

在交往初期、還沒有申辦行動網路的日子裡我們經常走錯路,偶爾也會迷路,在未知的風景裡尋找有Wifi的地方定位正確的位置,旅程中多了許多中繼點。

我們的旅程,多數的時候是我熱愛冒險,習慣規劃的先生只是捨命陪君子,就如同這場澎湖行,除了期待許久的東吉嶼,每一天的行程也都是我前一天在飯店裡的臨時起意。


玄武岩地貌,構成澎湖群島的基石

在澎湖的第三天行程是北環,是我們最長時間待在機車上的一天,從市區的馬公到白沙吃午餐,再騎過跨海大橋前往西嶼,這座因一座座橋墩而與本島相連的島嶼,有澎湖本島群裡最壯麗的玄武岩。

玄武岩由基性岩漿噴發,滾燙的熔岩遇上海水後快速冷卻,收縮凝固成數公尺高六角狀的柱狀火成岩,並因熔岩停留位置不同而擁有柱狀、片狀、不規則…等節理,再歷經千萬年的海蝕、風化作用而產生各自獨樹一格的姿態,其特殊、壯闊的樣貌經常作為地景出現在小時候的地理課本中。

玄武岩的蹤跡幾乎遍及整個澎湖群島,如白沙東北方外海的玄武岩保留區、桶盤嶼、七美的西北灣…等皆可看見玄武岩的身影。

而在澎湖本島、陸路交通到得了的地區中,最著名的玄武岩都矗立在西嶼鄉,包含知名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曾經作為九孔池的池西岩瀑、秘境感的三石壁。

而我們此趟前往位於池東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大菓葉柱狀玄武岩於日治時期為建闢碼頭時被意外發現,因出土的時間較晚,岩壁上還保有橘黃的色澤,柱狀的玄武岩帶著挺拔的姿態高聳入天,岩壁上的紋理,都是經年累月的鬼斧神工。




外垵漁港|港灣的小希臘,不一樣的小漁村風情

從三仙塔往下看,外垵漁港的粉色系屋房像是樂高積木,依著坡道層層堆疊,小巧可愛的模樣在網路上流傳,網路上封他為小希臘。

「小XX」像是媒體的慣用語法,讓因為疫情而被困住的人對此有萬分想像,彷彿遠眺漁村的異國風情就能彌補這幾年無法遠行的日子,遠遠地想像自己度假的模樣。

但那些幾分神似國外景點的景點,大多也有自己的故事,藏在歲月洗鍊過的痕跡裡,各具其特色。

外垵漁港是一座漁業資源富饒的漁港,居民也多從事漁業活動,港口附近的三仙塔是過去祈求男子出海安全與長命的鎮煞石敢當,如今則成為俯視外垵漁港的絕佳地標。

外垵漁港是當天的第三站,從柱狀玄武岩到外垵漁港的途中,因為Google導航的緣故而擁有一段意外地探險,原本計畫直達制高點三仙塔的我們,意外地途經了港口聚落,路過了小學、廟宇,誤闖了屋房間的防火巷,騎過陡峭的小徑,才終於接回主要幹線的澎6線。

在那條別人家的防火巷衍生出的陡峭小徑上,因為坡道實在太陡而不得不離開機車後座徒步前進,跳下機車後座的那一瞬,因為後作用力與坡道的斜率,差點以為自己要滾下斜坡,一瞬間的刺激感讓人興奮。

三仙塔就在往漁翁島燈塔的岔路,外垵地區的山頂是一處草原,沒有遮蔽物抵擋的狂風像是要把機車也吹走一樣。



西嶼最尾端的漁翁島燈塔。

在這裡,所有人都是陳家人:二崁聚落

傳統的建築特色、代代相傳的工藝、斑駁的歷史痕跡,二崁聚落集結了古厝聚落所有迷人的特色,是內政部核定的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

二崁聚落建築以閩南式的石磚紅瓦建成,因澎湖的海風甚大,聚落內隨處可見咾咕石砌成的擋風石牆,牆上獨一無二的珊瑚礁石灰岩,是時間留下的禮物。

這裡是澎湖少見的單姓聚落,村裡的人幾乎都姓陳,不姓陳的也或多或少都有姻親關係。
晚明時,陳氏家族的始祖陳廷益從金門下坑輾轉來到澎湖落地生根,長成根深葉茂的繁大家譜。

早期,二崁人同澎湖其他沿海地帶的居民相仿,以石滬與菜宅維生,到了光緒年間,二崁的子弟開始在台灣各地學習中藥,中藥這門學問自此成為二崁居民的主業,直到產業開始蕭條,二崁的人口也漸漸外流。

儘管二崁聚落已經十足的觀光化,街頭巷尾都是販賣食物、飲品或紀念品的商店,但仍適度地保有生活感,古早味的大聲公像是下一秒就會傳出:「張君雅小妹妹…」的村長廣播。



*二崁聚落最著名的地標陳家古厝因疫情而目前謝絕參觀。





當一次追風少年,跨海大橋

於1996年完工的二代跨海大橋,連接白沙島與西嶼島,是全台灣最長的跨海大橋,總長2494公尺。
跨海大橋的落成讓原本仰賴海陸作為聯外交通的西嶼直接與澎湖本島相連,並與本島、中屯、白沙合成一個本島系統。

騎在跨海大橋的路上風景甚美,像是騎在海上般,但破風的感覺更強烈,迎面而來的強風吹得機車族實在無心欣賞風景,只想趕緊到達對岸。


盤根錯節的時光軌跡,跨海大橋旁的通樑古榕

跨海大橋北端旁的通梁村有株樹齡三百年的老榕樹,在漫漫時光裡長出盤根錯節的綠蔭,在保安宮前撐起一處庇蔭,形成覆蓋660平方公尺的天然遮陽棚。

在幾百年的歲月裡,老榕樹的出生已成為無法證實的軼聞,傳言它來自發生船難的商船,也有人說它的飄洋過海只是一場貿易而從未歷經災難。

不變的是,它在沿岸的廣場落地生根,陪著一代代澎湖人成長、聽著澎湖人對神明的祈願。






到通樑古榕前,先在跨海大橋的易家仙人掌冰朝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 Topic|不會飛的小笨鳥|鴞鸚鵡的生存危機與復育計劃

(圖出自: Kākāpō Recovery ) 世界上第二醜的動物,醜萌代表「鴞鸚鵡」 鴞鸚鵡,毛利語叫Kākāpō,意指「夜鸚鵡」,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神話裡常見的鳥種,隸屬鴞鸚鵡屬、鴞鸚鵡種,是瀕臨絕種的紐西蘭特有種,世界上僅存的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並且是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預估壽命可達60~90年,外表為苔綠色羽毛夾雜黑色斑點、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白色灰的大喙、短腿大腳,雖然不會飛卻與棲息地有著相襯的保護色,成鳥體型肥大圓潤、重量可達3-4公斤以上,醜萌的外型在2012年的時候被由英國生物學家Simon Watt成立的醜陋動物保護協會Ugly Animal Preservation Society舉辦的投票中選作世界上最醜的生物第二名。 (圖出自: Kākāpō Recovery ) 不會飛的小笨鳥,鴞鸚鵡的生存危機與復育計劃 鴞鸚鵡於史前時期就定居於紐西蘭,由於沒有天敵與獵食者且物饒豐盛,在優越環境下養尊處優地渡過數世紀,並因此違反了物競天擇的進化論,反倒是失去了飛行能力,然而隨著人類移居與殖民者帶來的外來種的侵入,鴞鸚鵡絕對宜居的理想地被破壞,長年過著優渥生活的鴞鸚鵡一下子面臨生存危機,再加之鴞鸚鵡不如一般鳥類般交配頻繁,繁衍的頻率是幾年一次並只在陸均松果實纍纍的年份才進行交配與繁衍,因此鴞鸚鵡在面對考驗毫無抵抗力的情況下數量急劇下降,上個世紀的1900年代僅剩不到百隻並被列作瀕危物種。 對鴞鸚鵡的保育從1890年代開始,保育員將鴞鸚鵡移往當時屬於自然保育區的雷索盧申島Resolution Island,鴞鸚鵡在理想鄉安逸的生活了幾年直到外來者白貂的隔海侵襲,往後的幾年鴞鸚鵡皆在保育移居與外來者侵入的循環裡渡過,保育成效未顯現,鴞鸚鵡數量還持續下降並一度被認為已功能性絕跡,直至1980年代正式實行全國性的復育計劃,鴞鸚鵡被再次移往沒有補食者的茂伊島Maud Island、科德菲什島Codfish island、小巴里爾島Little Barrier Island、瑪娜島Mana Island並得到嚴密監管,但由於鼠輩橫行與監管不易小巴里爾島Little Barrier Island、瑪娜島Mana Island隨後被喬基島Chalky Island與安克島Anchor Island取代,在這些紐西蘭外海的偏遠小島上的保育基地裡,鴞鸚鵡產卵與復育的數量被...

金彩真日本料理|揮別過去重新出發,以當季鮮味編織的美味關係|小巨蛋美食

丹娜絲颱風過境後的一個月裡,頻繁的對流讓氣候仍然不穩,經常是突如其來的下起暴雨又短暫停歇,在濕漉漉的壞天氣中,沒有什麼比起找一個地方躲雨吃美食更好的娛樂活動。 金彩真日本料理|揮別過去重新出發,以當季鮮味編織的美味關係 在台灣人的飲食記憶裡,日本料理以其細膩、節制又講究季節感的特質,從壽司、拉麵,到丼飯、關東煮,悄悄滲入我們日常的三餐與聚會時刻。 在品項眾多的日式料理中,無菜單料理成為一種更進一步的體驗方式,沒有既定菜色,沒有提前預知的順序與內容,如無菜單料理之名「Omakasa」在日文中的意思「我交給你」之意,將選擇權全然交給主廚,這不僅是一場用味覺與時間構成的信任練習,更是對日本職人精神的日常演繹。 這些年來,台北開始出現越來越多以「無菜單料理」為主題的餐廳,隱身在巷弄、公寓或老屋裡,這些店大多門面低調、席位有限,料理一道一道慢慢上席,不走講求翻桌率的快食尚,而是用料理講一個不慌不忙的故事。 金彩真日式料理,座落於車水馬龍的南京東路上,如無菜單料理一如既往的模樣有著安靜低調的門面,為原來開在健康路轉角的漁繪團隊接手彩真旬の旨味所經營,以1500+10%的價格,每日以當季食材提供15~17道料理,內容從前菜、蒸物、烤物、炸物、生食、湯品到甜點,給來客多樣化的味覺饗宴。 【Info】 金彩真日本料理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4號 營業時間:周二-周日11:30-14:00、17:30-21:30 電話:(02)2718-8322 線上訂位: Inline 價位:1500+10% 推薦:想來一頓由主廚特製的無菜單料理,但不想花太多。 干貝佐熟章魚 清爽的前菜,新鮮干貝與Q彈的章魚。 蛋黃醬水蜜桃 酸甜多汁的水蜜桃搭配蛋香濃郁、油脂圓潤的蛋黃醬,一入口是水蜜桃的清甜迸開,隨之而來的是蛋黃醬的圓潤濃郁,果香與油脂彼此依偎。 真鯛佐秋葵 薄透的真鯛生魚片的肉質緊緻,先是淡淡的海水氣息輕輕浮起,隨後轉為柔和的甜,搭配滑順的秋葵增加口感。 日本水章魚佐柴魚凍 水章魚 Mizudako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日文名,盛產於北海道留萌市,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章魚,分佈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夏季時會從北大西洋南下北海道,因其含水量高而得名。 它也被稱為「真正的章魚」,肉質飽滿且柔軟,口感juicy、滑嫩,搭配清爽的柴魚凍食用,是鹹鮮海味的加成。 松葉蟹蒸蛋 細緻滑順的蒸蛋...

拾漁 Shi Yu|Omakase|食藝,用職人精神辦一場美食饗宴

我與M的兩個人尾牙,從2021年初的農曆年前開始,已經是第三年。 新的一年裡,我們即將30歲、認識將滿15年,15年前的新生訓練裡,因為一本書的緣分而成為橫跨半生的重要朋友,有著雖然比小好幾個月卻被我戲稱是「媽媽」的細心與可靠,包容了我的冒失與任性,在每一個我覺得糟透了的時刻給我安慰,一起走過難以細數的珍貴日常。 今年的尾牙,為了紀念我們一起走過了半生,難得地選擇了過千的無菜單料理。 拾漁 Shi Yu|食藝,用職人精神辦一場美食饗宴 開業一年半的拾漁,落腳於鬧中取靜的仁愛國中周邊巷弄間,與台北餐廳主戰場的東區商圈隔了一條仁愛路四段,低調的門面點綴著不張揚的小巧招牌,是日本料理慣有的風格。 拾漁以小資族也能偶爾負擔的價格賣板前壽司無菜單料理,選用來自日本的生鮮食材,提供含甜點與湯品在內的共計16道料理。 店裡分作兩個區域,由兩位師傅分別服務十位顧客,師傅在開放式廚房不疾不徐地準備餐點,搭配一道一道菜依序出餐的用餐模式,讓食客能一覽食物的烹調方式並細細品嚐美味,同時擁有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Info】 拾漁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12巷9弄7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2:00-14:00、17:30-21:30 電話:0975-851-010 低消:1500 (+10%) 線上訂位: Inline 蒜味蜆精 充滿蒜香與海洋味的開胃湯品。 松葉蟹肉蒸蛋 黃澄澄的蒸蛋飄著熱騰騰的蒸氣,細緻滑順的味道裡揉進了溫暖的海味,是道暖胃的開胃料理。 北海道水章魚佐水果醋凍與紫蘇花 碎 來自北太平洋、Q軟但充滿嚼勁的水章魚混著紫蘇花香,點綴的水果醋凍沒有搶味的酸,只有淡淡的酸香提點章魚的鮮。 九州真鯛 真鯛握壽司中包裹了一細碎的橘皮粉末,帶著一點甘甜與一些苦,肉質細緻、味道淡雅的真鯛像是優雅的貴婦人倚靠在份量恰到好處的白米上,米飯粒粒分明,而師傅的手勁拿捏得宜,沒有因為力過猛而讓米飯粘在一起,也不會因為筷子的夾取而魚米分離。 鹿兒島白魽 白魽為縞鰺的俗名,是一種暖水性的洄游魚,師傅上菜時用日文重覆了菜名「shima aji」,說明了食材的飄洋過海。 奶白中帶著半透明色澤的白魽味道清爽、口感柔軟,握壽司裡加了一點點芝麻,吃得到芝麻的顆粒感。 赤蝦 去頭去尾的赤蝦看起來像是伸展中的粉色毛毛蟲,是甜蝦的一種,味道甘甜,入口的味道讓人滿足。 胡麻豆腐 胡麻口味的綿密胡麻豆腐,不是豆...

九州漫遊 Walk in Kyushu|民以食為天|雨季探店,來一趟滿足口腹之慾的吃飽飽九州行

晴天出遊、陰天散步、下雨探店,隨遇而安是我們對旅行的態度。 這趟九州行,由於上半年過於忙碌,我們最終將出行時間選在六月底,正值九州的雨季,出發前便已預料天氣陰晴不定。除了早已規劃好的阿蘇火山風雨行程外,其餘的活動則隨天氣決定。 天公不作美的時候不少,因此多了許多時間用在美食探店,也成就了一場「吃飽飽的九州行」。 美食與生活密不可分,在追本溯源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料理源自同一段歷史,隨著時間與地域的交互影響,配方因地制宜被改良成當地人喜愛的味道。 可以說,料理是旅途中最快速了解當地生活方式的途徑,也是旅人不可錯過的一環。 無肉不歡 焼肉ベンジャミン 燒肉班傑 明 在長達12世紀的《 肉食禁止令 》結束後,受到開港的影饗,品嚐牛肉成為文化開放的象征,並將本地牛與外來品種交配,培育出專供食用的牛隻,也因此出現以地名命名的牛肉品種。 在品評會上,各種牛肉爭奇鬥艷,唯有達到嚴格標準者才能冠上「和牛」之名。 和牛的評選依據完善的分級制度,先以精肉率分為A~C等,再用數字標示油花分布的等級。最頂級的A5和牛,是老饕心目中的極品美味。 抵達福岡的第一晚,盛夏的夜晚來得遲,接近晚上8點,天邊仍透著白日的餘光。我們在博多駅領好了接下來三天的JR Pass,隨即搭地鐵直奔知名的藥院燒肉。當時已是晚上9點,店裡依舊高朋滿座。店員小姐微笑著推薦我們前往赤坂的焼肉ベンジャミン,說那是品項相同的姐妹店,又靠近我們下榻的飯店,我們便決定沿街散步前往。 焼肉ベンジャミン 的燒肉套餐與藥院燒肉大致相同,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七款和牛拼盤,提供兩人份與三人份的牛肉拼盤,經濟實惠且品項多樣。 當天的拼盤包括牛舌、牛腹脅、腿三角、後腿腱子肉、特上橫膈膜、和牛前胸肉,以及壽喜燒風味和牛。我們另外加點了一碗牛尾湯。店員熟練地介紹每個部位的特性,並依順序建議我們品嚐。 火焰緩緩燃燒,將牛肉輕輕放上烤網,嗶嗶作響的油脂聲彷彿在奏樂,牛舌微微焦香、脆口彈牙;牛腹脅帶著細緻油香;腿三角與後腿腱子肉肉質緊實;特上橫膈膜的油花均勻分布,肉的香氣濃郁;和牛前胸肉則柔軟而富層次,每一口都在舌尖化開。 壽喜燒風味和牛帶著甘甜醬汁的香氣,炙烤後的油脂與醬汁完美融合,在搭配溫潤的蛋黃提升口感,入口瞬間爆發甘美風味。 每一口牛尾湯都溫暖醇厚,湯汁濃而不膩,帶著微微的甘甜與骨香,令人忍不住再舀一口。 大口吃肉的瞬間,多巴胺在腦中奔湧,燒烤香、...

毓鐵板燒|Teppanyaki|老台北新氣象,一場無菜單鐵板料理的視覺與味覺盛宴|萬華美食

日子過得馬不停蹄,整個夏天都在忙碌與焦頭爛額間恍惚渡過,為了讓日復一日的努力能體現在眼前,用日常加班多賺來的錢買點快樂,難得地與M在年末以外的時間裡約一頓大餐來壓一壓驚,用隨著年紀增長一去不復返的我們的餐費換來經濟獨立的成就感,自我安慰著雖然還無法長成情緒穩定的大人,但往經濟自由更進一步的自己也已經好好的長大。 毓鐵板燒|Teppanyaki|一場無菜單鐵板料理饗宴 無菜單鐵板料理猶如一場料理秀,吃進嘴裡的食物從原型食材開始,從烹煮、調味到擺盤皆都在顧客眼前進行,這種儀式感拉滿的桌邊服務與多種食材一次滿足的特點讓精緻鐵板燒迅速崛起,人們對鐵板燒的印象不再只有街邊林立的平價料理,而開業僅一年半的毓鐵板燒是這其中的年輕生力軍。 座落在城西的萬華,距離萬華火車站、捷運龍山寺站、捷運西門站皆是徒步約十多分鐘路程,鄰近總是擠滿外國人的三味食堂,在屋齡與店家動輒數十年的老城西裡,毓鐵板燒是才新生的寶寶,水泥感的低調門面藏在狹小老舊的騎樓下,新元素被揉進歲月斑駁的樓房間,新舊並陳的樣貌像是傷後新長的粉色皮膚,顯眼但不突兀,往來的顧客也大多是慕名而來,做足了準備要來場鐵板料理秀。 水泥色門面內,毓鐵板燒的裝潢簡單,只有兩張能容納各約10人的鐵板桌,一Set套餐共12道料理,價位分別有1380元與1880元,五百元的差距取決於食材選用澳洲活體龍蝦或者南美的冷凍龍蝦,其他澱粉、蔬菜、海鮮、肉類一應俱全,一套餐期結束吃得滿足又健康,是偶爾想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太傷荷包的理想選擇。 【Info】 毓鐵板燒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232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2:00–15:00、17:30–21:30 電話:(02)2331-0038 線上訂位: Inline 推薦:偶爾想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太傷荷包的時候 烏魚子沙拉 烏魚子搭配蘋果、生菜佐油醋醬的清爽沙拉,味道酸甜開胃。 海鮮湯 味道清甜的海鮮湯,配料有北寄貝、鮮蝦、蛤蜊、碗豆。 香蒜起司麵包 香蒜起司麵包,表面焦脆內裡鬆軟的口感與濃郁的蒜味奶香,是款外表樸素但吃起來十分美味的麵包。 松葉蟹蒸蛋 以松葉蟹與蒸蛋為主體搭配玉米筍與秋葵,是款健康保胃的前菜,主角松葉蟹保有海味鹹鮮,可惜的是秋葵特有的味道搶過了蛋香,本體蒸蛋的味道不太足。 北海道干貝佐柚子油醋 肥厚鮮美的北海道干貝搭配酸香甜的柚子油醋,再加點鮭魚卵提味。 鐵板料理秀的精髓是從食...

釜山這座城 The Busan City|童話系紅白燈塔|到小漁村放空,許日常一片靜好歲月。青沙浦 청사포

釜山這座城 釜山這座城,承載了我太多的喜歡,頻繁的出現在我與朋友們間的對談,數數有好感的藝人,真摯爽朗的釜山少年似乎都要成為我理想型的條件。 於是、忽地就想來看看,這座城究竟是吹著什麼樣的風、曬著什麼樣的陽光,才剛好孕育出這些我喜歡的模樣。 青沙浦 청사포,純樸小漁村的溫柔時光 初見青沙浦,第一眼還不驚豔,除去那兩個隔著海水相望的紅白燈塔與周邊設計新穎的咖啡館外,青沙浦只是個樸實的漁港,沒有柔軟的白沙灘或熱鬧的港灣大船,但他的迷人卻在幾瞬以後迅速地滲透進每一個細胞裡。 青沙浦的一切都太現世安穩,像是每一寸光陰都被拉長後打上柔光,一幀幀畫面都像是步調緩慢的日系電影,靜謐小漁村的氛圍好適合貓咪打盹,不慍不火的秋陽照得人也昏昏欲睡,待著就不想走。 Info: http://www.haeundae.go.kr/index.do **青沙浦原名「青蛇浦」因一段愛情故事而得名,故事裡丈夫因捕魚時失足落海而亡,妻子無法接受事實,仍每日等在海邊,龍王有感於妻子的深情,派出青蛇指引妻子至龍宮與丈夫團聚,此地因而被稱為青蛇浦。後人因認為以「青蛇」為名不吉利,遂將地名改作青沙浦。 交通方式🚗 青沙浦是海雲台邊上的一個小漁村,距離海雲台海邊車程大約10分鐘就能到達,計程車資約在5000韓圜上下,大眾運輸的話可以搭乘地鐵到萇山站再轉搭往返海雲台與青沙浦的綠色社區巴士海雲台區(해운대구2)。 青沙浦天空步道 青沙浦的海岸線,最出名的便是青沙浦天空步道,可以遠望不遠處的松亭海水浴場與周邊礁石,稱不上壯麗,但特別閒適舒服,吹吹海風像是就能吹掉一身包袱。 走進天空步道需要穿上鞋套、不能帶飲料,門口的地方有印章跟印泥,強烈滿足了收集控的喜好。 青沙浦周邊的海產豐富,又有特殊的礁石地形,因此聚集了許多釣客,等待著海裡的驚喜。 一幀偶然的日常風景|海岸線上的校外活動 集章處的欄杆向下望是尾浦鐵道,在準備離開天空步道那會,有個幼兒園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從眼前經過,小孩兒或跑或走將隊伍拖的老長,老師帶著隊伍時走時停,等待脫隊的孩子們奔跑跟上。 海岸線上的校外教學與海岸、鐵軌就成了一幅風景,畫滿了療癒。 這樣的日子最好,也無憂也無慮。 雙胞胎紅白燈塔 紅白燈塔分別矗立在兩道堤防上,隔著一道海灣相望,造型稱不上特別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