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穿梭林間的太平山蹦蹦車鐵道,串起一代林業故事


論血緣來說算是半個宜蘭人,因為地緣關係更是頻繁地來回雪山隧道,一年到訪宜蘭至少十數次,幾乎走遍了東北角的海岸線與宜蘭市區,但鮮少上山,只偶爾沿著山路開到了英士部落便折返。

這一次上太平山,起因為工作轉換間的待業期,為了一圓幾年前上山狂風暴雨的遺憾,也為搭乘終於復駛的蹦蹦車鐵路。

宜蘭的山,不似我另一半血緣的南投,滿是大山的豪邁,放眼盡是居高臨下的壯闊,倒像是長流的細水,孕育著山林茂密,針葉樹細長的枝幹入天,走在其中便能想像山居歲月的愜意。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太平山,與阿里山相同,其名並非為一座山,而是一處山區的總稱,以海拔1950公尺的林業工作站為核心,範圍涵蓋宜蘭縣大同鄉與南澳鄉,舊稱「Minnao」,中文翻作「眠腦」,在泰雅語中有「森林鬱鬱蒼蒼、欣欣向榮」與「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之意,而中文的「太平」則取自於「天下太平」,根據《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的報導由日本主任技師命名。

太平山林場是日治時期重要的林場之一,與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一同被列作台灣三大林場,在日治時期的木材開採量僅次於阿里山林場,直到戰後仍保有豐富的林業資源,並升為木材生產量最高的林場,直至1970年代,林業的砍伐才終於進入尾聲。

太平山的林業,在1982年正式走入歷史,豐沛的森林資源被擬定開發為森林遊樂區,並於1989年正式對外開放,園區內包含多座步道,是天然的避暑勝地,聳入天際的林木帶來芬多精,斑駁的林業鐵道描繪出林業歷史。

在還能開墾山林的年代裡,我的外公任職於東和木材,在太平山林場任職,太平山的檜木,供給養育我母親成長的資源。

山上砍伐的木材在深山處以蹦蹦車運送木材,再以流籠的方式運往土場車站,最後轉以鐵路經過三星至羅東。

多年以後,蹦蹦車在林業鐵道修復後轉型為懷舊的觀光列車,而不夠安全的流籠則走入歷史,老照片中,流籠繫有兩條鋼索,一條運送木材下山,另一條則供人員上山,下山與上山的動力都源於木材的重力。

【Info】
開放時間
周一-周五:06:00-20:00
周末、例假日、暑假:04:00-20:00

票價
全票:平日NT150、假日NT200
半票:NT100
*學生、軍警、宜蘭縣民、搭乘國光客運前往者、因公撫卹者。

團體票:NT150
優待票:NT10
*65歲長者、3-6歲兒童、小學生校外教學、導遊人員

*身心障礙者與一陪同者、0-2歲兒童、設籍遊樂區內居民、遊樂區所在鄉鎮原住民免票。

蘭陽林區管理處|被遺忘的林業歷史,舊太平山林場與大元山林場

林業時期,廣泛的太平山林場定義為蘭陽林區管理處轄區,於1960年由羅東山林管理所與太平山林場合併而生,轄區內包含大元山林場、舊太平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而如今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則為新太平山林場與大元山林場頂端的翠峰湖地區。
新太平山林場雖同樣歷經幾十年的林業發展,但環境相對保留完善,幾十年後成為觀光興盛的風景區,可舊太平山林場與大元山林場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舊太平山位於加羅山、神代山一帶,是與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並稱三大林場的確切地點,在日治後期便因為殖民者過度砍伐而凋零,戰後太平山林業發展便轉往新太平山林場及大元山林場。

加羅山近年來因加羅湖登山路線而聲明遠播,另一條舊林道路線途經倒樹與顛簸的道路最終會到達一座被植被覆蓋的神社遺址,這一座被遺忘的日式神社,說明著曾經存在的聚落,照片裡綠意盎然的遺世感,像是與舊太平山林場的林業一同被時光遺棄在日治時期尾聲,是我期望著有朝一日能終於到達的目的地。

大元山林場,自二戰末期開始開採,是台灣濫伐最嚴重的林場,範圍涵蓋山腳下的寒溪至山頂的翠峰湖一帶,史料裡記載由於大元山林場的檜木比多數林區更挺立,更難逃被砍伐的命運,更甚至木材承包商與鐵道工程承包商在林業結束之時無視規定盡數砍伐了林場內的千年神木與杉木林。

如今,走在現在的古魯林道上,還可一窺幾十年前山林濫墾的慘狀。

舊太平山林場與大元山林場分別代表了日治時期的殖民地資源掠奪與早期林業開發的商業勾結,在還未有永續發展觀念的時空裡,山林濫墾是林業開發留下的哀歌。

唏噓的是,在資訊普及的現今,仍有不愛護山林而胡亂丟棄垃圾的遊客與盜墾山林的山老鼠。



https://
太平山莊,昔日是林業員工及其眷屬自成一格的小小聚落,現在則作為遊客夜間留宿的旅店,入口處停車場前的販賣部,販售太平山紀念品與簡單的乾糧。
值得一提的是,山莊的公廁屬於五星級公廁,環境乾淨明亮,還隱約有淡淡的檜木香氣。







https://

哐當哐當!蹦蹦車來了|那些顛簸在深山裡的伐木歲月

太平山的蹦蹦車,前身為太平山林場的山地運材軌道車,在林業發展時期,共鋪有16線軌道,總長百餘公里。
薑黃車身的蹦蹦車穿梭在山林間,運送數以萬計的木材,乘載了太平山的林業興衰。

1937年,山區的主要伐木場所由舊太平山轉往新太平山,太平山運材軌道增建茂興線,總長20.9公里,沿途設有太平山站、萬石(現稱茂興)、曙、壽、吉野等5個車站,值勤42個年頭,直到1979年全面停駛,並於1981年隨著太平山林業一同寫入歷史。

現在的蹦蹦車,是1991年維護完成的茂興線,全長3公里,從太平山站開往茂興站,行程約15-20分鐘,鐵路的終點是茂興懷舊步道,有蓊鬱的山林與林業鐵道的遺址。

限速9公里的蹦蹦車沿著山壁顛簸而行,車輪與軌條相撞發出哐當哐當的撞擊聲,當蹦蹦車薑黃的身影過彎,能瞧見車頭還保有舊時蒸氣小車的造型,鐵道兩旁嫣紅的護欄與翠綠的山壁撞色,遠方的太平山莊座落於針葉林間,像是一座天空之城。

小火車持續奔馳,偶爾發出「嗚嗚」的鳴笛聲,像是動畫裡蒸氣小火車飛奔的場景。

去程時,搭乘中間車廂的我們錯過了蹦蹦車過彎的場景,回程路上看準了蹦蹦車停下的位置,終於得願以償收穫了一幀照片。


【Info】
蹦蹦車森林鐵路
開放時間
周一-周日:07:00-17:00

票價
全票:NT180
優待票:NT120
*65歲長者、3-12歲兒童

*身心障礙者與一陪同者、0-2歲兒童免票




蹦蹦車終點站|走入森林,茂興懷舊步道

茂興開闢於日治時期,伐木時期作為木材收穫後的基地,時至今日仍保有一點伐木作業的痕跡。

現在的茂興位於蹦蹦車鐵道的終點,開放與否取決於蹦蹦車是否行駛,是一處開車無法到達的景點。
步道中有處讓火車頭轉彎的「轉車盤」,是蹦蹦車頭轉向的工具。

當薑黃色的小車駛駛入終點,高聳的林木遮住了陽光,空氣裡瀰漫著清爽的木香混著潮濕的泥土味,涼爽了入夏的暑氣。

茂興懷舊步道包含三處步道,車站兩旁各500公尺的上、下環道與沿著舊鐵道1.1公里的懷舊步道,植被包含紅檜、扁柏、柳杉林、台灣赤楊,林木間布滿蕨類與地被植物,像是遊戲裡叢林部落的場景。
















http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