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薦

一起去旅行 With You|南方小羊牧場,漫步在東吉嶼的人間四月天裡|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相關文章收錄於 微笑台灣 - 期間限定島嶼風光,登上澎湖南方四島的東吉嶼,漫步小羊牧場般風景裡 南方四島,一座光聽名字就感覺遠離塵囂的國家公園,從初次聽說開始就深刻印象。 東吉嶼與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位於澎湖群島東南方,設立於2014年,是台灣的第九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範圍包含四島-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與周邊其他的無人島礁,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尤以瑰麗的海底薰衣草森林-鹿角礁最富盛名。 而國家公園內最大的東吉嶼是一座因為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成立與豐富的海底資源而重新進入世人眼界裡的南方小島,距離澎湖本島約50分鐘的船程,是離島中的離島,也是澎湖群島90座島嶼之一 。 難以想像現在人煙稀少的東吉嶼也曾繁極一時,由於距離台南將軍僅有40分鐘的船程,早前作為台南與澎湖間的中繼站而繁榮,小小的島上就有幾千位的居民,因為往來商貿,在當時被稱作「小上海」,然隨著科技發達,往返台南與澎湖間已不再需要中繼點,東吉也隨之漸漸蕭條,如今還留在東吉生活的人約莫只有25人,扣除國家公園駐紮的各級公務人員僅有不到十個原生的島民留在這裡生活。 在羊比人多的東吉嶼,這裡的島主是羊 春風吹拂的四月初,東北季風不再凜冽,東吉嶼正值羊生產的季節,走在東吉嶼環島的步道上,常見大羊帶著小羊吃草的場景,小羊亦步亦趨的跟著大羊,他們擁有一座島與一大片草原,是羊群裡的富二代。 羊群漫步在島嶼的山坡地,怡然自得的模樣,像半速播放的懷舊電影,枯黃的野草、湛藍的海、好似歲月停滯般的遺世感,與匆匆途經的遊客形成對比。 【Info】 東吉嶼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 交通資訊: 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往東吉嶼的船隻 推薦行程: 南方四島+藍洞+七美島一日遊 不只是歲月靜好 到東吉嶼的那天,東吉嶼洋溢著歲月靜好的氛圍,港口少少幾戶人家、羊群漫步的山坡、矗立在山頭的燈塔與一幢屋房、公務人員駐紮的公務機關、只有護理師沒有醫生的衛生所,柔和靜謐的篇幅一幀幀,像童話裡才有的風景。 「澎湖的治安很好,這裡的警察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牌、釣魚、抓觀光客沒戴安全帽。」在東吉嶼的導覽中,導覽員這樣說。 那時,我隔壁站了一對大約中年夫妻,太太看著丈夫笑著說:「很適合你欸。」。 然這樣風和日麗的風景同東吉嶼只開放4-10月初入島的觀光行程都是期間限定,離海小島的日子看似愜意美妙,但那僅僅是在溫暖的季節,當入冬的東

A Topic|《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舌尖上的家常味,咀嚼自我認同與歸屬感的五味雜陳

2023年的開始過得有些糟,一連串的不平不順,讓新的一年在慌亂與沮喪中開始。

在這樣不順心的開年裡,閱讀蜜雪兒・桑娜 Michelle・Zauner撰寫的《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成了一種治癒方式,那些生活裡遍及的細小傷痕瞬間變得微不足道,才體會到「一切死不了的都只是擦傷」,那些彌足珍貴的親情、愛情、友情,在沮喪的日子裡一樣溫暖可靠,讓人寬心地想起至少我愛的人們都還在身邊,那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是蜜雪兒・桑娜的心情散文合輯,內容提及與媽媽相處的種種,作為美韓混血與亞裔美國人,媽媽那一半的亞洲血緣,在她的成長路上顯得微小卻也無處不在,那些曾經困擾她的身份認同,在媽媽死後都成了迫切渴望緊緊抓住的血濃於水。


《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書摘

「眼淚收好,等你媽死了再哭吧!」
這是我媽媽最常說的一句名言。
她的愛是一種殘酷的愛,是一種強韌的愛,
是一種比你早十步看出怎麼做對你最好的愛。
要說她有錯,她只錯在關心得太多……

蜜雪兒・桑娜是獨立樂團主唱,在首爾出生、美國長大的她,幼時經常跟媽媽到韓國超市H Mart採買,也經常一邊聽媽媽暢談韓國生活的點滴,一邊吃著媽媽燒的韓國美食。

媽媽曾向她保證,二十五歲這一年,將是她人生最特別的一年。但沒想到,正是這一年,媽媽罹癌、人生戛然而止,她的人生跟著四分五裂。

在看似無盡的療傷之旅,某一天,桑娜來到熟悉的韓國超市。她看著架上的韓國小菜,就因為想起媽媽做的小菜滋味而忍不住掉淚;看著琳琅滿目的海苔品牌,卻想不起來自己從小到大吃的是哪一個牌子,不禁自問:「如果自己再也說不清身上繼承的韓國傳統,那我還能算是個韓國人嗎?如果我的歸屬始終是別人說了算,那我是否永遠無法同屬於兩個世界?」




關於作者,蜜雪兒・桑娜 Michelle・Zauner

蜜雪兒・桑娜 Michelle・Zauner出身於1989年的韓國首爾,爸爸是猶太裔美國人、媽媽是韓國人,流淌著東、西方各半的血液,童年隨著做二手車業務的爸爸輾轉待過許多國家後,最終於一歲時定居在美國尤金,在大學時為了逃離媽媽的掌控而飄泊異鄉,同時擁有學生、打工族與獨立歌手的三重身份,並在此段時間遇上伴侶彼得。

媽媽死後,蜜雪兒開始在創作與料理中尋找寄託,並將對媽媽的思念轉化為文字與音樂,在悲傷度日的日子裡組建了獨立樂團「日本早餐 Japanese Breakfast」並錄製了《精神盛宴 Psychopomp》一輯,失去至親的痛與移民二代的身份認同讓無數人有所共鳴,長久以來作為獨立歌手並且籍籍無名的蜜雪兒首嚐出名的滋味,唱出的歌不再乏人問津,而是開始收穫無數反饋,巡迴演唱不再是自費的行程,也終於有了金主贊助。

蜜雪兒在書中形容這樣的好運是「母親踩著脖子命令神,讓好事發生在女兒身上。」

母親的形象在蜜雪兒心裡是直到走到另一個世界也時刻掛念著不完美的女兒過得如何,她在《泡菜冰箱 Kimchi Fridge》中提起:

「她盡了無微不至的心思,保存我存在和成長的證據,用影像捉住我,收存與我相關的每一份文件和每一樣物品。關於我的一切,她全都瞭如指掌。」

蜜雪兒的作家路始於一篇於《魅力 Glamour》雜誌上刊登的散文《Love , Loss, and Kimchi》,而《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是蜜雪兒的第一本書,書名取自於2018年蜜雪兒在《紐約客》雜誌發表了的短篇散文《Crying in H Mart》,內文描述移民的身份認同與鉅細靡遺的韓國料理細節,甫上市便席捲美國的排行榜,並入選當年度《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

《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的暢銷也讓蜜雪兒的斜槓身份多了一個作家。




舌尖上的記憶,混血兒的身份認同

在《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一書中蜜雪兒・桑娜用日常的口吻描述起從小到大與媽媽共處的心路歷程,從極度渴望媽媽認可的童年到叛逆、關係劍拔弩張的青春期再到媽媽生病時的照顧陪伴,時間軸不固定,但主軸圍繞在與媽媽的血緣。

蜜雪兒的媽媽-正美是典型的亞洲全職媽媽,生活圍繞著家庭打轉,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是無微不至、挑剔、嚴厲又拘謹的高度關注,期盼著孩子能走在她心目中最一般、最正常的康莊大道上,卻對叛逆地背道而行的孩子仍毫無保留的展現出濃烈的母愛。

蜜雪兒在美國長大,最早接觸的教育卻是來自媽媽,她因而同時擁有亞洲小孩的任性與討好與以及美國小孩的獨立與叛逆,母親身上那一半的血緣與過分束縛的愛,在急於追求認同的青春期像是枷鎖,而直到媽媽確診罹癌後,不流利的韓國話、沒做過的韓國料理與混血的外貌,都成為她擔心與媽媽失去連結的原因,而隨著媽媽的離開.那些來自韓國的家常料理便成為與媽媽保有連結的橋樑。

蜜雪兒在《沒有媽媽的超市 Crying in H mart》中提及她對自己另一半血緣逝去的擔憂,並寫下:

「如果以後忘記家裡買哪個牌子的海苔,也不能再打電話問誰了,那我還算是個韓國人嗎?」

餐桌的記憶是許多人對於「家」最偏執的想念,尤其是東方文化重「吃」,問候語還是「吃飽了沒」,節慶裡總少不了圍爐,家戶間相似又各具特色的家常味跟著我們從小到大,那些記憶裡家的味道,在舌尖上留下鮮明的烙印。
媽媽離開後,蜜雪兒透過Youtuber「槌子姊」的食譜嘗試做出一道道韓式的家常味,彷彿唯有留下了陪著她長大的媽媽味,自己身上另一半與媽媽相關的血緣便不會隨著一代人的凋零而消失,也讓蜜雪兒遍體鱗傷的心在尋味的過程中得以傷癒結痂。



註:韓亞龍超市 H mart:由韓亞龍集團在美國所經營的連鎖超市,總部設於美國新澤西州,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都有分店,專賣亞洲食品,迎合亞裔美國人的購物者。「韓亞龍 한아름」在韓語的意思是「一手滿載商品」。

寫在最後

多數亞洲的父母不會把工作、奉養長輩、養育孩子的辛苦跟孩子們訴說。
隨著我們不斷長大,父母的年齡也正逐漸增長,雖然還正值壯年,但也不再年輕力盛。
作為孩子的我們,或許能更主動傾聽父母的煩心事,讓親子關係更貼近,或許在死亡面前,就能不那麼遺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