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 Topic|《姊妹 The Help》|重看奧斯卡影后艾瑪史東的經典電影,用故事讓你輕鬆入門亙古種族難題…

我們只是兩個人。我倆之間並沒有那麼多不同。遠遠不如我想像中的不同 

-《姊妹 The Help》


重看《姊妹 The Help》其實不是因為艾瑪史東再獲奧斯卡影后,而是春節期間閱讀了十多年前看過的《姊妹 The Help》讀本,那時還是學生的自己只覺得好看,沒曾更了解其背景,時至今日才明白故事的劇情是有其背後的意義。

Black Lives Matter|什麼是BLM?

「Black Lives Matter」,意指「黑人的命也是命」,由艾麗西亞·加爾薩Alicia Garza、帕特希·庫拉斯Patrisse Cullors、歐帕爾·托米提Opal Tometi發起,旨在反對種族主義、執法暴力與不平等對待,從2013年發起後的十年間,以「Black Lives Matter」為口號的抗議與遊行活動有數千場,這些抗議與遊行活動多數沒有固定的發起人,也沒有固定時間活動,大多是在警察的暴力執法後高漲,說是實體上的抗爭,更像是#Metoo一樣的響應活動,BLM的活動標語讓民眾更關注平權運動,提升了平等意識並對制度的改革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力,然這樣的影響卻還遠遠無法改善百年多來亙古難題。


亙古種族難題,BLM社會運動之下,改變的星星之火盼能燎原…

2020年5月,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在警方的執法過當中喪生,從2013年開始的BLM(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因而發酵至高點,抗議與遊行在美國各地蔓延,而密西西比州也在這波浪潮中因為各方壓力與輿論而換下使用百年的州旗。

密西西比州州旗以紅底藍叉搭配13顆白星,這一個與南北戰爭中蓄奴州聯邦有幾分相似的州旗,在如今追求平等的平和年代裡則成了種族主義與奴隸制的象徵,也因此在高漲的平權運動中,密西西比州州參議院以37比14票的結果決議更換周旗,並將州旗換成了新木蘭旗。

作為最後一個廢除奴隸制度的州,密西西比在大時代的革命浪潮中始終相對保守,而《姊妹 The Help》的背景是南北戰爭結束一世紀後的密西西比,當時,解放黑奴後的美利堅合眾國仍存在著高度的種族主義,尤其以長年仰賴黑人廉價勞力與民風保守的密西西比州有著最為嚴重的歧視,有錢的白人以由上往下的姿態俯視為自己帶大孩子的黑人女傭,甚至在孩子們牙牙學語之際就教導他們身份與階級,而同一時期,由小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帶領的民權運動在美國各地發酵…



《姊妹 The Help》|大環境看似更好了,但仍遠遠不夠…

故事裡的密西西比州,黑人女子以家事幫傭為主業,為白人太太打理家務並照顧孩子,而那些由黑人女傭帶大的孩子們,從牙牙學語開始就由家事幫傭照顧,有些人成人後仍愛著他們的保母而有些人卻成了歧視的模樣。

書裡的主角史基特屬於前者,她始終記著奶媽康斯坦丁對她的好,即使長成大人仍對不同膚色的奶媽保持著尊敬與愛意,她尋找著奶媽離開的真相並因此更深入了解了家事幫傭。

受過教育並懷有夢想的史基特在思想保守的白太太群裡經常坐立難安,她發現在南北戰爭過去近百年年,種族問題看似在往變好的路上走,但解放黑奴後的美國南部,同時身作黑人與女人的家事幫傭們,仍活得既不安全也不自由,她們必須時刻謹慎,一個不注意惹惱了白人與男人,便可能受到生命威脅。
與此同時,紐約的雜誌社為她提供一個出書的機會,只要她能在截稿日前寫出題材新穎且有話題性的故事。
於是她找上愛比琳,希望愛比琳能說說自己的故事並邀請其他幫手加入,她需要寫作題材,而家事幫傭們需要一個為自己發聲的管道,這場交易看似雙贏,然她不知道的是,對她而言是件敲敲打字機的小事,對家事幫傭而言卻得賭上人生。

在故事裡,史基特是養尊處優的大小姐,受過教育但不經世面,像是對於未來滿是抱負的青春期學生,卻不見愛比琳等家事幫傭等面臨的才是現實,有時候衝破真相帶來的不是雨過天晴的明天,而是無法預知的危險。

對於史基特書寫故事的起點,儘管稱不上完全動機純良,但在與家事幫傭們的朝夕相處下,一同面對不平等的勇敢讓她們產生革命情感,但或許是從小的習慣,儘管史基特善良真誠,她所伸出的援手仍舊多少包含著白人對黑人、上對下的成分,為此作為愛比琳演員的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對電影仍有幾分遺憾,原因即《姊妹The Help》固然立意良善,但仍不免存在著白人視角而生的英雄主義,而在種族對立下的黑人處境似乎遠比故事描述的更加艱難。

至少,飾演愛比琳的演員薇拉·戴維絲Viola Davis是這樣形容的…

「並沒有太多敘事內容是聚焦在我們的人性上,這些內容著重在身為黑人的意義,但卻是以白人觀眾為中心。大部分的白人觀眾都可以坐下來,好好上一堂學術課程來了解我們。接著他們離開戲院後,就能討論這背後的意義。

他們並沒有因為我們是誰而感動——並沒有人不會因為《姐妹》而感受到娛樂,但我心中也有一部份認為我背叛了自己、以及我的同胞,因為參與了一部還沒準備好向世界講述真相的電影。」

而如今,故事之後又過了60多年,時至今日的美國,種族議題仍然敏感且充滿爭議,立法與改革讓社會看似變好了,但資源分布不均仍讓非裔美國人陷在貧窮與被低勢的惡性循環裡,在種族主義分化嚴重的地方,甚至是亞裔與混血兒也同樣被帶著有色眼鏡檢視。

*
2024/07月出版的《我們收割的男人 Men We Reaped》,作者潔思敏•沃德 Jesmyn•Ward出身於1970年代末的密西西比,母親與故事裡的主角們一樣作為家事幫傭,而作者本人幸運地獲得母親雇主的資助,有幸進入富人讀書的私立學校並考入常春藤名校史丹佛大學,而這期間他沒少受歧視,甚至是唸完史丹佛大學回到家鄉,在種族關係惡劣、工廠外移的密西西比,她還無法獲得連鎖書店一職,幸運的是命運沒有虧待她的努力,她在日後完成密西根大學藝術學位並成為作者、大學教授成功翻轉人生,但儘管自己的人生大有不同,血緣仍將她召喚回密西西比,她發現弟弟正在販毒並最終早逝,而她成長的地方充滿了混亂與犯罪,書中提及她包含自己弟弟在內的男人們的生與死,周而復始的單親、貧窮、酗酒、販毒、吸毒的底層循環,是《姊妹 The Help》故事外更不可愛的現實。

*目前只看過書摘,找時間拜讀


故事之外|我們都是人,相互尊重偶爾也能互相依靠

《姊妹 The Help》的故事發生在1960年代的美國南方,故事之外橫跨數世紀的種族差異與衝突並非一兩句平等宣言就能將其消滅,直至今日也同樣發生在世界各地,民族性讓人們充滿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並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低視其他種族或者膚色的人,種族問題仍在美國與世界各地發酵,而在台灣也不例外。

數十年來,製造業與科技業帶來的經濟起飛與醫療日新月異後的人口老化下,勞動力相對低廉的移工開始成為日常風景的一部分,移工們在尖峰時間的工業區裡穿梭,午後的公園也有許多推著輪椅的看護工,這些離家背景到台灣打拼的異國青年,因為與台灣的僱傭關係而或多或少被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如同《姊妹 The Help》中的白太太與家事幫傭般,他們在台灣的故事也有好有壞,有人把護工當成僕人頤指氣使,但也不乏把護工當成家人看待的感人故事。

在《姊妹 The Help》這本書裡,雇主與家事幫傭間最感人的故事,我認為是露安與露維妮亞,深陷憂鬱的露安因露維妮亞的堅強而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也在露維妮亞遇到困難時給她全力的幫助,在史基特眼中看來懦弱而無主見的露安,其實堅毅又溫柔。

還有那個故事裡真正對於家事幫傭做到平等對待的西麗亞•傅堤,出身貧寒卻飛上枝頭成為鳳凰,清寒出身的她未曾經歷過被幫傭帶大的童年,當然也沒在耳濡目染間刻下輕視的眼光,看起來像是傻白甜,實則果敢且具行動力,或許這就是她吸引到故事裡最完美好男人的獨特魅力。

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能真正了解到「生而為人,文化與種族差異並無優劣,也不該是評定個體的標準。」,那或許紛爭與衝突變能隨之減少。


*想了解移工在台灣的故事,可以追蹤One-Forty的動態,這是個紀錄移工生活與故事的非營利組織

種族議題好文:

早上是學生,晚上是清潔工 巴西非裔男子的雙面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章

A Topic|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二十周年,重返霍格華茲|關於成長,我想說的是…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 Topic|不會飛的小笨鳥|鴞鸚鵡的生存危機與復育計劃

(圖出自: Kākāpō Recovery ) 世界上第二醜的動物,醜萌代表「鴞鸚鵡」 鴞鸚鵡,毛利語叫Kākāpō,意指「夜鸚鵡」,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神話裡常見的鳥種,隸屬鴞鸚鵡屬、鴞鸚鵡種,是瀕臨絕種的紐西蘭特有種,世界上僅存的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並且是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預估壽命可達60~90年,外表為苔綠色羽毛夾雜黑色斑點、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白色灰的大喙、短腿大腳,雖然不會飛卻與棲息地有著相襯的保護色,成鳥體型肥大圓潤、重量可達3-4公斤以上,醜萌的外型在2012年的時候被由英國生物學家Simon Watt成立的醜陋動物保護協會Ugly Animal Preservation Society舉辦的投票中選作世界上最醜的生物第二名。 (圖出自: Kākāpō Recovery ) 不會飛的小笨鳥,鴞鸚鵡的生存危機與復育計劃 鴞鸚鵡於史前時期就定居於紐西蘭,由於沒有天敵與獵食者且物饒豐盛,在優越環境下養尊處優地渡過數世紀,並因此違反了物競天擇的進化論,反倒是失去了飛行能力,然而隨著人類移居與殖民者帶來的外來種的侵入,鴞鸚鵡絕對宜居的理想地被破壞,長年過著優渥生活的鴞鸚鵡一下子面臨生存危機,再加之鴞鸚鵡不如一般鳥類般交配頻繁,繁衍的頻率是幾年一次並只在陸均松果實纍纍的年份才進行交配與繁衍,因此鴞鸚鵡在面對考驗毫無抵抗力的情況下數量急劇下降,上個世紀的1900年代僅剩不到百隻並被列作瀕危物種。 對鴞鸚鵡的保育從1890年代開始,保育員將鴞鸚鵡移往當時屬於自然保育區的雷索盧申島Resolution Island,鴞鸚鵡在理想鄉安逸的生活了幾年直到外來者白貂的隔海侵襲,往後的幾年鴞鸚鵡皆在保育移居與外來者侵入的循環裡渡過,保育成效未顯現,鴞鸚鵡數量還持續下降並一度被認為已功能性絕跡,直至1980年代正式實行全國性的復育計劃,鴞鸚鵡被再次移往沒有補食者的茂伊島Maud Island、科德菲什島Codfish island、小巴里爾島Little Barrier Island、瑪娜島Mana Island並得到嚴密監管,但由於鼠輩橫行與監管不易小巴里爾島Little Barrier Island、瑪娜島Mana Island隨後被喬基島Chalky Island與安克島Anchor Island取代,在這些紐西蘭外海的偏遠小島上的保育基地裡,鴞鸚鵡產卵與復育的數量被...

金彩真日本料理|揮別過去重新出發,以當季鮮味編織的美味關係|小巨蛋美食

丹娜絲颱風過境後的一個月裡,頻繁的對流讓氣候仍然不穩,經常是突如其來的下起暴雨又短暫停歇,在濕漉漉的壞天氣中,沒有什麼比起找一個地方躲雨吃美食更好的娛樂活動。 金彩真日本料理|揮別過去重新出發,以當季鮮味編織的美味關係 在台灣人的飲食記憶裡,日本料理以其細膩、節制又講究季節感的特質,從壽司、拉麵,到丼飯、關東煮,悄悄滲入我們日常的三餐與聚會時刻。 在品項眾多的日式料理中,無菜單料理成為一種更進一步的體驗方式,沒有既定菜色,沒有提前預知的順序與內容,如無菜單料理之名「Omakasa」在日文中的意思「我交給你」之意,將選擇權全然交給主廚,這不僅是一場用味覺與時間構成的信任練習,更是對日本職人精神的日常演繹。 這些年來,台北開始出現越來越多以「無菜單料理」為主題的餐廳,隱身在巷弄、公寓或老屋裡,這些店大多門面低調、席位有限,料理一道一道慢慢上席,不走講求翻桌率的快食尚,而是用料理講一個不慌不忙的故事。 金彩真日式料理,座落於車水馬龍的南京東路上,如無菜單料理一如既往的模樣有著安靜低調的門面,為原來開在健康路轉角的漁繪團隊接手彩真旬の旨味所經營,以1500+10%的價格,每日以當季食材提供15~17道料理,內容從前菜、蒸物、烤物、炸物、生食、湯品到甜點,給來客多樣化的味覺饗宴。 【Info】 金彩真日本料理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4號 營業時間:周二-周日11:30-14:00、17:30-21:30 電話:(02)2718-8322 線上訂位: Inline 價位:1500+10% 推薦:想來一頓由主廚特製的無菜單料理,但不想花太多。 干貝佐熟章魚 清爽的前菜,新鮮干貝與Q彈的章魚。 蛋黃醬水蜜桃 酸甜多汁的水蜜桃搭配蛋香濃郁、油脂圓潤的蛋黃醬,一入口是水蜜桃的清甜迸開,隨之而來的是蛋黃醬的圓潤濃郁,果香與油脂彼此依偎。 真鯛佐秋葵 薄透的真鯛生魚片的肉質緊緻,先是淡淡的海水氣息輕輕浮起,隨後轉為柔和的甜,搭配滑順的秋葵增加口感。 日本水章魚佐柴魚凍 水章魚 Mizudako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日文名,盛產於北海道留萌市,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章魚,分佈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夏季時會從北大西洋南下北海道,因其含水量高而得名。 它也被稱為「真正的章魚」,肉質飽滿且柔軟,口感juicy、滑嫩,搭配清爽的柴魚凍食用,是鹹鮮海味的加成。 松葉蟹蒸蛋 細緻滑順的蒸蛋...

拾漁 Shi Yu|Omakase|食藝,用職人精神辦一場美食饗宴

我與M的兩個人尾牙,從2021年初的農曆年前開始,已經是第三年。 新的一年裡,我們即將30歲、認識將滿15年,15年前的新生訓練裡,因為一本書的緣分而成為橫跨半生的重要朋友,有著雖然比小好幾個月卻被我戲稱是「媽媽」的細心與可靠,包容了我的冒失與任性,在每一個我覺得糟透了的時刻給我安慰,一起走過難以細數的珍貴日常。 今年的尾牙,為了紀念我們一起走過了半生,難得地選擇了過千的無菜單料理。 拾漁 Shi Yu|食藝,用職人精神辦一場美食饗宴 開業一年半的拾漁,落腳於鬧中取靜的仁愛國中周邊巷弄間,與台北餐廳主戰場的東區商圈隔了一條仁愛路四段,低調的門面點綴著不張揚的小巧招牌,是日本料理慣有的風格。 拾漁以小資族也能偶爾負擔的價格賣板前壽司無菜單料理,選用來自日本的生鮮食材,提供含甜點與湯品在內的共計16道料理。 店裡分作兩個區域,由兩位師傅分別服務十位顧客,師傅在開放式廚房不疾不徐地準備餐點,搭配一道一道菜依序出餐的用餐模式,讓食客能一覽食物的烹調方式並細細品嚐美味,同時擁有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Info】 拾漁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12巷9弄7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2:00-14:00、17:30-21:30 電話:0975-851-010 低消:1500 (+10%) 線上訂位: Inline 蒜味蜆精 充滿蒜香與海洋味的開胃湯品。 松葉蟹肉蒸蛋 黃澄澄的蒸蛋飄著熱騰騰的蒸氣,細緻滑順的味道裡揉進了溫暖的海味,是道暖胃的開胃料理。 北海道水章魚佐水果醋凍與紫蘇花 碎 來自北太平洋、Q軟但充滿嚼勁的水章魚混著紫蘇花香,點綴的水果醋凍沒有搶味的酸,只有淡淡的酸香提點章魚的鮮。 九州真鯛 真鯛握壽司中包裹了一細碎的橘皮粉末,帶著一點甘甜與一些苦,肉質細緻、味道淡雅的真鯛像是優雅的貴婦人倚靠在份量恰到好處的白米上,米飯粒粒分明,而師傅的手勁拿捏得宜,沒有因為力過猛而讓米飯粘在一起,也不會因為筷子的夾取而魚米分離。 鹿兒島白魽 白魽為縞鰺的俗名,是一種暖水性的洄游魚,師傅上菜時用日文重覆了菜名「shima aji」,說明了食材的飄洋過海。 奶白中帶著半透明色澤的白魽味道清爽、口感柔軟,握壽司裡加了一點點芝麻,吃得到芝麻的顆粒感。 赤蝦 去頭去尾的赤蝦看起來像是伸展中的粉色毛毛蟲,是甜蝦的一種,味道甘甜,入口的味道讓人滿足。 胡麻豆腐 胡麻口味的綿密胡麻豆腐,不是豆...

九州漫遊 Walk in Kyushu|民以食為天|雨季探店,來一趟滿足口腹之慾的吃飽飽九州行

晴天出遊、陰天散步、下雨探店,隨遇而安是我們對旅行的態度。 這趟九州行,由於上半年過於忙碌,我們最終將出行時間選在六月底,正值九州的雨季,出發前便已預料天氣陰晴不定。除了早已規劃好的阿蘇火山風雨行程外,其餘的活動則隨天氣決定。 天公不作美的時候不少,因此多了許多時間用在美食探店,也成就了一場「吃飽飽的九州行」。 美食與生活密不可分,在追本溯源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料理源自同一段歷史,隨著時間與地域的交互影響,配方因地制宜被改良成當地人喜愛的味道。 可以說,料理是旅途中最快速了解當地生活方式的途徑,也是旅人不可錯過的一環。 無肉不歡 焼肉ベンジャミン 燒肉班傑 明 在長達12世紀的《 肉食禁止令 》結束後,受到開港的影饗,品嚐牛肉成為文化開放的象征,並將本地牛與外來品種交配,培育出專供食用的牛隻,也因此出現以地名命名的牛肉品種。 在品評會上,各種牛肉爭奇鬥艷,唯有達到嚴格標準者才能冠上「和牛」之名。 和牛的評選依據完善的分級制度,先以精肉率分為A~C等,再用數字標示油花分布的等級。最頂級的A5和牛,是老饕心目中的極品美味。 抵達福岡的第一晚,盛夏的夜晚來得遲,接近晚上8點,天邊仍透著白日的餘光。我們在博多駅領好了接下來三天的JR Pass,隨即搭地鐵直奔知名的藥院燒肉。當時已是晚上9點,店裡依舊高朋滿座。店員小姐微笑著推薦我們前往赤坂的焼肉ベンジャミン,說那是品項相同的姐妹店,又靠近我們下榻的飯店,我們便決定沿街散步前往。 焼肉ベンジャミン 的燒肉套餐與藥院燒肉大致相同,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七款和牛拼盤,提供兩人份與三人份的牛肉拼盤,經濟實惠且品項多樣。 當天的拼盤包括牛舌、牛腹脅、腿三角、後腿腱子肉、特上橫膈膜、和牛前胸肉,以及壽喜燒風味和牛。我們另外加點了一碗牛尾湯。店員熟練地介紹每個部位的特性,並依順序建議我們品嚐。 火焰緩緩燃燒,將牛肉輕輕放上烤網,嗶嗶作響的油脂聲彷彿在奏樂,牛舌微微焦香、脆口彈牙;牛腹脅帶著細緻油香;腿三角與後腿腱子肉肉質緊實;特上橫膈膜的油花均勻分布,肉的香氣濃郁;和牛前胸肉則柔軟而富層次,每一口都在舌尖化開。 壽喜燒風味和牛帶著甘甜醬汁的香氣,炙烤後的油脂與醬汁完美融合,在搭配溫潤的蛋黃提升口感,入口瞬間爆發甘美風味。 每一口牛尾湯都溫暖醇厚,湯汁濃而不膩,帶著微微的甘甜與骨香,令人忍不住再舀一口。 大口吃肉的瞬間,多巴胺在腦中奔湧,燒烤香、...

釜山這座城 The Busan City|童話系紅白燈塔|到小漁村放空,許日常一片靜好歲月。青沙浦 청사포

釜山這座城 釜山這座城,承載了我太多的喜歡,頻繁的出現在我與朋友們間的對談,數數有好感的藝人,真摯爽朗的釜山少年似乎都要成為我理想型的條件。 於是、忽地就想來看看,這座城究竟是吹著什麼樣的風、曬著什麼樣的陽光,才剛好孕育出這些我喜歡的模樣。 青沙浦 청사포,純樸小漁村的溫柔時光 初見青沙浦,第一眼還不驚豔,除去那兩個隔著海水相望的紅白燈塔與周邊設計新穎的咖啡館外,青沙浦只是個樸實的漁港,沒有柔軟的白沙灘或熱鬧的港灣大船,但他的迷人卻在幾瞬以後迅速地滲透進每一個細胞裡。 青沙浦的一切都太現世安穩,像是每一寸光陰都被拉長後打上柔光,一幀幀畫面都像是步調緩慢的日系電影,靜謐小漁村的氛圍好適合貓咪打盹,不慍不火的秋陽照得人也昏昏欲睡,待著就不想走。 Info: http://www.haeundae.go.kr/index.do **青沙浦原名「青蛇浦」因一段愛情故事而得名,故事裡丈夫因捕魚時失足落海而亡,妻子無法接受事實,仍每日等在海邊,龍王有感於妻子的深情,派出青蛇指引妻子至龍宮與丈夫團聚,此地因而被稱為青蛇浦。後人因認為以「青蛇」為名不吉利,遂將地名改作青沙浦。 交通方式🚗 青沙浦是海雲台邊上的一個小漁村,距離海雲台海邊車程大約10分鐘就能到達,計程車資約在5000韓圜上下,大眾運輸的話可以搭乘地鐵到萇山站再轉搭往返海雲台與青沙浦的綠色社區巴士海雲台區(해운대구2)。 青沙浦天空步道 青沙浦的海岸線,最出名的便是青沙浦天空步道,可以遠望不遠處的松亭海水浴場與周邊礁石,稱不上壯麗,但特別閒適舒服,吹吹海風像是就能吹掉一身包袱。 走進天空步道需要穿上鞋套、不能帶飲料,門口的地方有印章跟印泥,強烈滿足了收集控的喜好。 青沙浦周邊的海產豐富,又有特殊的礁石地形,因此聚集了許多釣客,等待著海裡的驚喜。 一幀偶然的日常風景|海岸線上的校外活動 集章處的欄杆向下望是尾浦鐵道,在準備離開天空步道那會,有個幼兒園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從眼前經過,小孩兒或跑或走將隊伍拖的老長,老師帶著隊伍時走時停,等待脫隊的孩子們奔跑跟上。 海岸線上的校外教學與海岸、鐵軌就成了一幅風景,畫滿了療癒。 這樣的日子最好,也無憂也無慮。 雙胞胎紅白燈塔 紅白燈塔分別矗立在兩道堤防上,隔著一道海灣相望,造型稱不上特別但有...

毓鐵板燒|Teppanyaki|老台北新氣象,一場無菜單鐵板料理的視覺與味覺盛宴|萬華美食

日子過得馬不停蹄,整個夏天都在忙碌與焦頭爛額間恍惚渡過,為了讓日復一日的努力能體現在眼前,用日常加班多賺來的錢買點快樂,難得地與M在年末以外的時間裡約一頓大餐來壓一壓驚,用隨著年紀增長一去不復返的我們的餐費換來經濟獨立的成就感,自我安慰著雖然還無法長成情緒穩定的大人,但往經濟自由更進一步的自己也已經好好的長大。 毓鐵板燒|Teppanyaki|一場無菜單鐵板料理饗宴 無菜單鐵板料理猶如一場料理秀,吃進嘴裡的食物從原型食材開始,從烹煮、調味到擺盤皆都在顧客眼前進行,這種儀式感拉滿的桌邊服務與多種食材一次滿足的特點讓精緻鐵板燒迅速崛起,人們對鐵板燒的印象不再只有街邊林立的平價料理,而開業僅一年半的毓鐵板燒是這其中的年輕生力軍。 座落在城西的萬華,距離萬華火車站、捷運龍山寺站、捷運西門站皆是徒步約十多分鐘路程,鄰近總是擠滿外國人的三味食堂,在屋齡與店家動輒數十年的老城西裡,毓鐵板燒是才新生的寶寶,水泥感的低調門面藏在狹小老舊的騎樓下,新元素被揉進歲月斑駁的樓房間,新舊並陳的樣貌像是傷後新長的粉色皮膚,顯眼但不突兀,往來的顧客也大多是慕名而來,做足了準備要來場鐵板料理秀。 水泥色門面內,毓鐵板燒的裝潢簡單,只有兩張能容納各約10人的鐵板桌,一Set套餐共12道料理,價位分別有1380元與1880元,五百元的差距取決於食材選用澳洲活體龍蝦或者南美的冷凍龍蝦,其他澱粉、蔬菜、海鮮、肉類一應俱全,一套餐期結束吃得滿足又健康,是偶爾想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太傷荷包的理想選擇。 【Info】 毓鐵板燒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232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2:00–15:00、17:30–21:30 電話:(02)2331-0038 線上訂位: Inline 推薦:偶爾想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太傷荷包的時候 烏魚子沙拉 烏魚子搭配蘋果、生菜佐油醋醬的清爽沙拉,味道酸甜開胃。 海鮮湯 味道清甜的海鮮湯,配料有北寄貝、鮮蝦、蛤蜊、碗豆。 香蒜起司麵包 香蒜起司麵包,表面焦脆內裡鬆軟的口感與濃郁的蒜味奶香,是款外表樸素但吃起來十分美味的麵包。 松葉蟹蒸蛋 以松葉蟹與蒸蛋為主體搭配玉米筍與秋葵,是款健康保胃的前菜,主角松葉蟹保有海味鹹鮮,可惜的是秋葵特有的味道搶過了蛋香,本體蒸蛋的味道不太足。 北海道干貝佐柚子油醋 肥厚鮮美的北海道干貝搭配酸香甜的柚子油醋,再加點鮭魚卵提味。 鐵板料理秀的精髓是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