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愛海遠大於山林,最近卻愛山更勝一些。
夏日的午後,天氣如懷春的青少年男女般陰晴不定,尤其是在東邊的山區,晴轉雨不過半小時的事。
幾周前上太平山,晃過了茂興與翠峰湖,從翠峰湖風塵僕僕下山要往見晴時,山區已經開始起霧,我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中決定放棄行程下山,開到山腰的鳩之澤時已經下起大雨滂沱。
幾周後,因為沒能走完見晴懷古步道的遺憾,我們又一次在宜蘭行中排入了太平山行程,清晨五點從台北出發,頂著剛亮的天色,趕在暑假期間的大量車潮湧入之前,再一次上山。
這是我與先生蜜月後後第一次出遊,在見晴懷古步道口遇到的阿姨們聽聞我們新婚,熱情地祝福我們幸福。
見晴之前,1300公尺的觀雲棧道
見晴懷古步道門口的小停車場已經封閉,若要停車需前往約1.3公里遠的大停車場,這1.3公里的觀雲棧道雖然稍遠了一些,但能望見山谷與奇木,在不大熱的山上走起來並不擾人。
在冬春之際、雲海聚集的時節裡,常可見下沉的雲層在一旁聚集成壯闊的風起雲湧,是太平山上觀賞雲海的絕佳位置。
朝陽午霧|CNN欽點的最美小路,見晴懷古步道
太平山上的見晴懷古步道是昔日林業鐵路途經的道路,在林業落幕後開闢為親山步道,在2014年被CNN選為「28條最美的小路」後打響知名度,步道沿著軌道的遺址建造,全長5.5公里,連接新、舊太平山,在2013年因為風災坍方,如今僅開放前段的900公尺。
步道雖名作「見晴」,實則長年有霧,其名為霧多時對陽光的嚮往,也因步道內在晴朗時能一覽蘭陽平原與聖稜線的壯闊景緻。
目前總長不到一公里的見晴懷古步道,坡道平緩好走,沿途有茂密的林木、茂密的蕨類與攀附在樹幹與鐵道上生長的苔蘚植物,因為長年有霧 ,雲霧環繞著植被,減弱了陽光及蒸發,因而有著與雲霧森林相似的植被,蓊鬱的苔蘚讓舊林道更顯得別有一番風味,像是走入宮崎駿畫筆下的魔法森林中。
太平山山上除了霧多,天氣也朝午多變,經常是上午晴空萬里,下午便築起一道白牆,晴朗時能看遼闊的山巒與溪谷,起霧時連眼前的杉林都顯得朦朧而神秘。
在見晴懷古步道的去程中,或許是時間還早,有好長一段時間裡只有我們幾個人獨享著山林美景。
茂密的山林、溪谷旁潮濕的泥土味,進入山區時經常會想起高中看的《哪啊哪啊,神去村》,那個沒有便利商店、訊號不良的山上小村莊,居民以林業維生、景仰山神,或許是過去伐木時代山村的縮影,而胸無大志的男主角平野勇氣,突然從人潮熙攘的大都會被丟至山林裡,從急切著想要逃跑到找到歸屬感,在山林裡從事以一百年為單位的林業工作,山村人家帶著關西腔、慢步調的「哪啊哪啊」精神,也感染了這個迷惘的城市少年。
超過百年的千年樹木,白嶺巨木
白嶺巨木,位於中間服務站與見晴懷古步道間,以高聳的姿態挺立在宜專一路上,行經間的偶然一瞥都能感受到其與眾不同,是太平山針葉樹與闊葉樹種的分水嶺,樹高30公尺、胸徑3.4公尺、樹齡2,500歲,因為一次雷擊而樹體呈中空狀,但仍頑強的持續生長著,並以後生的木質部運送水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