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攻略,關於GO Card
到澳洲的首要任務是熟悉環境,第一件事就是辦了當地的交通卡GO Card,GO Card就像是澳洲的悠遊卡,只要是在布里斯本周邊(包含黃金海岸、陽光海岸),不管是搭公車、船或者火車都能使用他,且費用不只比付現便宜,還有許多特別的優惠。布里斯本多數的巴士都是以City附近作為發車點,1開頭的公車往南、2開頭的往東、3開頭的往北、4開頭的往西,各個線路,大多由City發散出去,因此即使兩區間的距離不太遠,若果是不在相同路線上,還是經常得坐到City再轉搭車。
布里斯本周邊Go Card的收費方式以City作為圓心共分作8區,一個區間內是AU$3.25,跨一區為AU$3.96(2017年11月底還是$3.90,沒想到一下就漲了)以此類推,優惠票的話則是半價,2小時內轉乘一次在同區內免收費,隔區就補差價,一周內搭乘8次以上會開始以半價收費,所以若果說周間在市內已經搭滿了8次,周末要去比較遠的地方玩也可以省下一小筆。
**Off Peak的時間是周間的8:30-3:30跟19:00之後與周末一整天。
Translink官網
P.S.可以利用Translink去搜尋路線與費用,以及用Brisbane Bus APP可以查各站的公車時刻表。
P.S 2019.1開始一個區間費用為AU$3.31,跨區間為AU$4.03
T,我的澳洲好夥伴
我在到達澳洲的第二個周二在語言學校認識T,一個來自故鄉的女孩。
T小我四歲,不過大二的年紀,休學了一年到澳洲Working Holiday。
在剛認識的那個周五,我與T一起坐在美術館廣場前的長椅上等待參加晚上的Party,邊查著Translink,想找到往Gold Coast的路,突然發現Surfers Paradise其實比想像中要來的近一些,不過是當天來回也可以的距離。
在搬離City前的幾天,我陪著預計要開始打工度假的T找房,從鄰近市區的Kangaroo Point開始到需要搭轉一次車的Sunny Bank。
在模糊的印象中,Sunny Bank的合租屋裡,住了幾個也來自台灣的大男孩,一個抽著台灣不合法的電子菸、一個煎著即將煎失敗的牛排,嚷嚷聊著一天發生的事,還有人外出未歸,打工渡假模糊的影子突然就鮮明起來。
回程途中,走在Sunny Bank的合租屋往主街上的路上,T在無意間提起,來到澳洲之前曾聽聞澳洲有大蛇的消息,事後在比爾包恩森林的探險途中,在走入森林的那一刻,不停的迴盪著。
在決定了住所後,我也陪著T找工作,從打履歷到在City內挨著想嘗試的餐廳瘋狂的投遞履歷,門口的店員說著「歡迎光臨」,我們卻問起店裡是否有職缺。
在剛認識的那個周五,我與T一起坐在美術館廣場前的長椅上等待參加晚上的Party,邊查著Translink,想找到往Gold Coast的路,突然發現Surfers Paradise其實比想像中要來的近一些,不過是當天來回也可以的距離。
在搬離City前的幾天,我陪著預計要開始打工度假的T找房,從鄰近市區的Kangaroo Point開始到需要搭轉一次車的Sunny Bank。
在模糊的印象中,Sunny Bank的合租屋裡,住了幾個也來自台灣的大男孩,一個抽著台灣不合法的電子菸、一個煎著即將煎失敗的牛排,嚷嚷聊著一天發生的事,還有人外出未歸,打工渡假模糊的影子突然就鮮明起來。
回程途中,走在Sunny Bank的合租屋往主街上的路上,T在無意間提起,來到澳洲之前曾聽聞澳洲有大蛇的消息,事後在比爾包恩森林的探險途中,在走入森林的那一刻,不停的迴盪著。
在決定了住所後,我也陪著T找工作,從打履歷到在City內挨著想嘗試的餐廳瘋狂的投遞履歷,門口的店員說著「歡迎光臨」,我們卻問起店裡是否有職缺。
打工渡假是什麼樣子呢?多虧了在語言學校認識的人,才終於能略之一二。
生活所在,Student One
一個人生活的日子住在位在市區Wharf Street的學生宿舍Student One裡,那裡鄰著River Side,走幾步路就能到布里斯本河岸散步。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且必須要擁有學籍(大學或者語言中心)才能入住,宿舍內附有公用的健身房、閱讀室,在一樓的最裡面還有一個有共用廚房的交誼廳,交誼廳裡常有人聚在一起喝酒、烤肉,時時也飄著飯菜香,禮拜五晚上更會有音樂與酒交織的小型Party,對就讀語言學校的我們來說,就是個與各國朋友狂歡的小小樂園。
我住的房間是其中最便宜的2人房型,小小的房間一天還是要價將近1000塊台幣,空間裡僅有一個上下舖的床、一張桌子與簡單的衛浴設備跟小廚房,窗外就是Student One的後門,夜夜聽著樓下交誼廳傳來的旋律入眠,偶爾也會夾雜著IGA卸貨的聲響。
在沒有室友的日子裡,我在小房間裡度過了3周的一個人時光,早上鎖好行李箱便出門往語言學校上課,中午與朋友吃了飯後,多數的時間裡還會繞著市區周圍散步才回去,在房間裡就看看書、寫寫字,冰箱裡是簡單的食材,偶爾自己做點便飯來。
後來的室友,是一個來自中國湖南的英文老師,人很熱情,買了水果都要分一些給我,學校供給他們來澳洲研習三個月,她計畫著要在這段時間裡盡可能去更多地方,但也總是想家,想家裡的孩子如何如何,夜裡翻來覆去的常常睡不著,偶爾我在半夜裡醒來,還能聽到上舖翻身的聲響。
「妳會不會常常想家?」她問,或許是在宿舍分配裡遇上了陌生人,想家的情緒也更深刻。
「剛來的幾天會很想家,過一下子就習慣了。」我說,希望能讓她獲得更多勇氣。
一個僅十天緣分的室友。
괜찮아 다 잘 될거야 내가 니 편이 되어줄게
沒關係,一切都會好起來 你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
在風光旖旎的澳洲記憶裡的最初,獨自一人闖入異鄉,在原定計畫生變之後懵懵懂懂的開始一個人生活,也曾有過不安與沮喪,那是聽著親切的“Have a good day!”也只覺得孤單的日子。
那時,偶然遇上了Coffee Boy的《 내가 니 편이 되어줄게 》,用繾綣又溫柔的曲調,唱著孤單、失望與陪伴,像是一池湖水,起了漣漪都是溫柔的波動。
那時,單曲循環了好久,聽著這首歌,心裡好像就能稍稍得到安慰。
後來日子開始慢慢熟悉,開始習慣一個人生活,習慣途經維多利亞橋到南布里斯本上課,還是經常循環著播放這首歌。
直到回到台灣,偶爾聽到這首歌時,還能感受到微涼的清晨,維多利亞橋上的清風徐徐。
即使在未來好長好長的日子裡,也會寂寞或不被理解的時候,也會有恨自己不夠周全的時候,也能勇往直前
願曾經使你不堪一擊的,都讓你無堅不摧。
一首歌的時間-Coffee Boy 《 내가 니 편이 되어줄게 》
괜찮아 다 잘 될거야 내가 니 편이 되어줄게
沒關係,一切都會好起來 你對我來說是最珍貴的
在風光旖旎的澳洲記憶裡的最初,獨自一人闖入異鄉,在原定計畫生變之後懵懵懂懂的開始一個人生活,也曾有過不安與沮喪,那是聽著親切的“Have a good day!”也只覺得孤單的日子。
那時,偶然遇上了Coffee Boy的《 내가 니 편이 되어줄게 》,用繾綣又溫柔的曲調,唱著孤單、失望與陪伴,像是一池湖水,起了漣漪都是溫柔的波動。
那時,單曲循環了好久,聽著這首歌,心裡好像就能稍稍得到安慰。
後來日子開始慢慢熟悉,開始習慣一個人生活,習慣途經維多利亞橋到南布里斯本上課,還是經常循環著播放這首歌。
直到回到台灣,偶爾聽到這首歌時,還能感受到微涼的清晨,維多利亞橋上的清風徐徐。
即使在未來好長好長的日子裡,也會寂寞或不被理解的時候,也會有恨自己不夠周全的時候,也能勇往直前
願曾經使你不堪一擊的,都讓你無堅不摧。
生活,逛超市的日常
澳洲有兩大超市,綠色招牌的Woolworths跟紅色招牌Coles,每個禮拜三換折價品,每周都有不同的折價商品,除了兩大超市外還有便宜的ALDI跟較小型但熟食選擇多的IGA,幾乎任何一個Shopping mall裡都會有1-2個超市。第一次到Woolworth,是我到澳洲的第一天,剛在Student one辦理好入住手續回到親戚家,對澳洲還陌生、還不安,糊裡糊塗地搭上親戚出門採買的車到達。
而後住在市區日子裡.特別常往超市跑,每天沒事都得去逛逛超市,因為澳洲物價高,手頭上也不太充裕,就得精打細算地挑著打折品買,也樂此不疲,甚至養成了每週三一定要逛超市的習慣。
記得有次,在連續吃了好幾餐湯麵的日子裡,非常想吃肉,站在Coles的熟食櫃前,考慮著要不要買個雞腿回去,最後卻買了當天到期的牛肉煎牛排,但像是買成了燉肉的部位,吃起來特別難嚼。想起來既好笑又難忘。
還有次,眼見已經遲到一些時間,想著語言中心規定遲到超過15分鐘不能進教室,索性直接坐過了站到West End的ALDI,那是我第一次錯過課堂卻也是第一次見識到ALDI有別於一般商家驚人的折扣,我穿梭在商品櫃之間,對各個商品邊以好奇的眼光品頭論足,邊算著下一堂課開始的時間.最後只買了一杯調味乳止渴。
那樣的日子多好,是模糊了畫面還能心有悸動。
美術館展著畫作與藝術品,博物館則是有動物樣本與知識等,最有趣的是當代藝術館,除了長展的藝術品,也有短期展出的展覽,如草間彌生藝術展。
在回台灣前的周末,去了Morning After吃過早午餐,想說順道去逛逛點點藝術展,但人潮洶湧,非得要排個一兩小時才能看到,怎麼也得排到閉館前,連工作人員都出來勸離,也沒人要離開。
萬聖節,相傳源於凱爾特人,10月的最後一天,是夏季的終結、冬季的開始。這天,亡靈會回到人間在世間遊走,其中也包含了惡靈,因此,為了驅趕邪惡的鬼魂,才有了變裝的習俗。
萬聖節除了是大人們挑戰、變裝、狂歡的日子,更是屬於小朋友的慶典。
這幾年的萬聖節,各地的小學、幼稚園也會開起變裝趴,考驗著父母的創意,這是在台灣小孩慶祝萬聖節的方式。
但澳洲卻有些不一樣,更像是動畫與電影中,孩子們挨家挨戶的敲門要糖果。
🎃萬聖節Halloween與Little Princess
萬聖節那天,是下午才上課的禮拜二,從City回到Westlake時已經是晚上6、7點,若是平時街頭早已空蕩蕩,早睡的澳洲家庭已經用完晚餐,準備休息了。
但那天很不一樣,下了公車的路上就有看到小學生穿變裝服挨家挨戶地要糖果,吃飯時還有許多小孩乃至高中生上門,還遇上了媽媽帶著小小朋友到家裡敲門要糖,雖然打扮成小女巫的模樣,但小女生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小公主,白白的皮膚、甜甜的笑容,還有5、6歲特有的純真,特別的可愛。
而後住在市區日子裡.特別常往超市跑,每天沒事都得去逛逛超市,因為澳洲物價高,手頭上也不太充裕,就得精打細算地挑著打折品買,也樂此不疲,甚至養成了每週三一定要逛超市的習慣。
記得有次,在連續吃了好幾餐湯麵的日子裡,非常想吃肉,站在Coles的熟食櫃前,考慮著要不要買個雞腿回去,最後卻買了當天到期的牛肉煎牛排,但像是買成了燉肉的部位,吃起來特別難嚼。想起來既好笑又難忘。
還有次,眼見已經遲到一些時間,想著語言中心規定遲到超過15分鐘不能進教室,索性直接坐過了站到West End的ALDI,那是我第一次錯過課堂卻也是第一次見識到ALDI有別於一般商家驚人的折扣,我穿梭在商品櫃之間,對各個商品邊以好奇的眼光品頭論足,邊算著下一堂課開始的時間.最後只買了一杯調味乳止渴。
那樣的日子多好,是模糊了畫面還能心有悸動。
文化中心
南布里斯本(South Brisbane)火車站附近最大的公車站名叫Cultural Centre,傍著布里斯本河南岸,連著有博物館、昆士蘭美術館(QAG)、州立圖書館與當代藝術館(GOMA),算得上布里斯本的文化集合地。美術館展著畫作與藝術品,博物館則是有動物樣本與知識等,最有趣的是當代藝術館,除了長展的藝術品,也有短期展出的展覽,如草間彌生藝術展。
在回台灣前的周末,去了Morning After吃過早午餐,想說順道去逛逛點點藝術展,但人潮洶湧,非得要排個一兩小時才能看到,怎麼也得排到閉館前,連工作人員都出來勸離,也沒人要離開。
Trick or Treat ,萬聖節Halloween與Little Princess
🎃Trick or Treat ,Happy Halloween萬聖節,相傳源於凱爾特人,10月的最後一天,是夏季的終結、冬季的開始。這天,亡靈會回到人間在世間遊走,其中也包含了惡靈,因此,為了驅趕邪惡的鬼魂,才有了變裝的習俗。
萬聖節除了是大人們挑戰、變裝、狂歡的日子,更是屬於小朋友的慶典。
這幾年的萬聖節,各地的小學、幼稚園也會開起變裝趴,考驗著父母的創意,這是在台灣小孩慶祝萬聖節的方式。
但澳洲卻有些不一樣,更像是動畫與電影中,孩子們挨家挨戶的敲門要糖果。
🎃萬聖節Halloween與Little Princess
萬聖節那天,是下午才上課的禮拜二,從City回到Westlake時已經是晚上6、7點,若是平時街頭早已空蕩蕩,早睡的澳洲家庭已經用完晚餐,準備休息了。
但那天很不一樣,下了公車的路上就有看到小學生穿變裝服挨家挨戶地要糖果,吃飯時還有許多小孩乃至高中生上門,還遇上了媽媽帶著小小朋友到家裡敲門要糖,雖然打扮成小女巫的模樣,但小女生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小公主,白白的皮膚、甜甜的笑容,還有5、6歲特有的純真,特別的可愛。
往後的萬聖節,當有人提起孩子們的變裝趴,我總會興奮的提起自己曾經過了真正的萬聖節。
庫薩山腳下的植物園。
那天,久違的又走在City的夜裡.是為了去Eat Street Northshore。
離開Student One的一個月後,久違的又到Eagle Street河岸,從River Side到布里斯本港口附近的Eat Street Northshore。
Eat Street Northshore是布里斯本的夜市,有點像信義區的貨櫃屋市集,更像小型的Festival,賣許多異國料理與可愛的甜品,就像布里斯本這座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集合地,只開在週末的五六日,是週間習慣於早睡早起的澳洲人週末狂歡的去處之一,也適合觀光客。
進入Eat Street Northshore需要先付AU$2.5的入場費,場區高掛著閃耀的燈飾還有現場的樂團表演,看來也像是場盛大的Party。
那班往Westlake的454路公車上有群高中生,在indooroopilly上車,一路上吵吵鬧鬧,在車陣中,像是被無限延長的行車時間惹惱,竟異想天開地打了警局的電話抱怨。
住在City的第三周周五,與T約了要逛布里斯本節在南岸公園的市集,因為懶得走路,索性就在從Student One旁的River Side搭上免費的City Hopper往南岸公園。
還來不及細逛市集,天空就下起了雨,那是到布里斯本後的第一場雨。這裡的人幾乎不撐傘,在沒下雨的日子裡帶著傘出門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於是、我小小的傘下,除了自己跟T,還短暫收留了想稍微避雨的可愛女孩。
布里斯本節的最後一天也是搬離市區的日子,我收拾著行李,在Student One的櫃檯辦理離宿手續,匆匆搭上親戚家的車,望著遠去的City,心裡有幾分惆悵,那時的我還沒熟悉West Lake到Brisbane City的公車,還無法自己搭車前往市區,原以為會錯過閉幕式,卻得到鄰居家姊姊的幫助順利看到煙火。
我搭著鄰居姊姊的車,在閉幕式開始前趕到市區,把車停在了City Hall底下的停車場,徒步走到熟悉的River Side,河岸邊的人潮之多,多得讓人懷疑大概有半個布里斯本的人群都聚集在這裡了,隨著炮聲響起,七彩的煙火綻放,到處都是歡呼聲。
鄰居姐姐跟好心借我們位置看煙火的先生聊著天,侃侃而談的模樣,讓我頓時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英文文盲(笑。
位於棉花山(Mount Cotton)的希路美酒莊(Sirromet Winery)是昆士蘭最大的酒莊,也是一間五星級酒莊,除了有葡萄園、酒窖、釀酒廠等產酒的地方外,也提供製酒過程導覽、品酒體驗與婚禮的場地租用,酒莊內亦有知名的餐廳Restaurant Lurleen's提供美味的餐食。
住在City的日子裡,與朋友們約在Casino前的Caf'e & Bar,朋友們一輪連著一輪喝著酒,每一輪都由不同的人請客。而自己,啜飲著一杯蘋果西打口味的調酒,喝了好久。
都說洋人愛喝酒,亞洲人好像也不例外,在台北也可見滿街的熱炒、日式韓式的居酒屋、洋派的小酒館,酒文化在各國盛行,在澳洲的日子裡更是深特的體會.好幾次在Student One看見微醺的人群,不奇怪反而有點可愛。
庫薩山
幸福的教堂
City Hall旁的教堂,傳說是散佈幸福的教堂,在這結婚的話就不會離婚。布里斯本的夜市,Eat Street Northshore
有些時候,生活是種習慣,習慣了皇后街的熱鬧喧雜,在搬去郊區住之後,偶爾也會想念一個人生活,尤其是渴望狂歡的夜。那天,久違的又走在City的夜裡.是為了去Eat Street Northshore。
離開Student One的一個月後,久違的又到Eagle Street河岸,從River Side到布里斯本港口附近的Eat Street Northshore。
Eat Street Northshore是布里斯本的夜市,有點像信義區的貨櫃屋市集,更像小型的Festival,賣許多異國料理與可愛的甜品,就像布里斯本這座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集合地,只開在週末的五六日,是週間習慣於早睡早起的澳洲人週末狂歡的去處之一,也適合觀光客。
進入Eat Street Northshore需要先付AU$2.5的入場費,場區高掛著閃耀的燈飾還有現場的樂團表演,看來也像是場盛大的Party。
車陣與一段插曲
關於Eat Street Northshore也有段意外的小插曲。
因為住在郊區,不得不提前與朋友道別,在8點搭上返回City的船,趕著要搭上9點左右的454回到Westlake,起先的一路順暢,讓我以為可以在10點前回到親戚家,想不到卻在上了交流道便開始塞車,半個多小時的車程拉長成將近兩個小時,一路上都納悶著是不是有車禍意外,直到後來才知道是因為酒測封路。
那班往Westlake的454路公車上有群高中生,在indooroopilly上車,一路上吵吵鬧鬧,在車陣中,像是被無限延長的行車時間惹惱,竟異想天開地打了警局的電話抱怨。
當話筒裡傳來的冰冷的語音答覆時,也只能無奈地掛了電話再說著自己的青春浪費在車陣中,那模樣讓人印象深刻。
「我才十七歲,把青春浪費在這裡了。」其中一個男孩這樣說。
布里斯本節
每年的九月到月底在市區與布里斯本南岸公園會舉辦盛大的布里斯本節,為期三週.在南布里斯本的文化中心會有許多國際級的藝術表演,如:馬戲團、舞台劇、音樂劇…等,週五在南岸公園也有小小的市集與Live Band演出,閉幕時布里斯本河沿岸從維多利亞橋Victoria Bridge到故事橋Story Bridge有精彩的煙火秀間,點點火花在河岸邊盛開成煙火,在河岸映出倒影。住在City的第三周周五,與T約了要逛布里斯本節在南岸公園的市集,因為懶得走路,索性就在從Student One旁的River Side搭上免費的City Hopper往南岸公園。
還來不及細逛市集,天空就下起了雨,那是到布里斯本後的第一場雨。這裡的人幾乎不撐傘,在沒下雨的日子裡帶著傘出門的人更是寥寥無幾,於是、我小小的傘下,除了自己跟T,還短暫收留了想稍微避雨的可愛女孩。
布里斯本節的最後一天也是搬離市區的日子,我收拾著行李,在Student One的櫃檯辦理離宿手續,匆匆搭上親戚家的車,望著遠去的City,心裡有幾分惆悵,那時的我還沒熟悉West Lake到Brisbane City的公車,還無法自己搭車前往市區,原以為會錯過閉幕式,卻得到鄰居家姊姊的幫助順利看到煙火。
我搭著鄰居姊姊的車,在閉幕式開始前趕到市區,把車停在了City Hall底下的停車場,徒步走到熟悉的River Side,河岸邊的人潮之多,多得讓人懷疑大概有半個布里斯本的人群都聚集在這裡了,隨著炮聲響起,七彩的煙火綻放,到處都是歡呼聲。
鄰居姐姐跟好心借我們位置看煙火的先生聊著天,侃侃而談的模樣,讓我頓時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英文文盲(笑。
希路美酒莊與酒文化
一連下了好幾天雨到周末也沒放晴,還是去了趟希路美酒莊(Sirromet Winery)走走。位於棉花山(Mount Cotton)的希路美酒莊(Sirromet Winery)是昆士蘭最大的酒莊,也是一間五星級酒莊,除了有葡萄園、酒窖、釀酒廠等產酒的地方外,也提供製酒過程導覽、品酒體驗與婚禮的場地租用,酒莊內亦有知名的餐廳Restaurant Lurleen's提供美味的餐食。
住在City的日子裡,與朋友們約在Casino前的Caf'e & Bar,朋友們一輪連著一輪喝著酒,每一輪都由不同的人請客。而自己,啜飲著一杯蘋果西打口味的調酒,喝了好久。
都說洋人愛喝酒,亞洲人好像也不例外,在台北也可見滿街的熱炒、日式韓式的居酒屋、洋派的小酒館,酒文化在各國盛行,在澳洲的日子裡更是深特的體會.好幾次在Student One看見微醺的人群,不奇怪反而有點可愛。
我住在Student One的最後一晚,火災警報突然嗡嗡嗡的想起,不知道哪個房間煮飯時又製造了過量的煙霧,我一個人在房間,室友還沒回來,猶豫著要不要走樓梯下樓,想起自己竟然不知道Student One的樓梯位置,想來是自己平時太偷懶了,還是只能搭著電梯下樓。
那天剛好是狂歡的禮拜五,才剛進電梯,就聽到醉得一蹋糊塗的聲音問著是誰在室內抽菸,荒唐到惹人發笑也覺得可愛,更別說一樓門口那些持著酒杯往外走的人,都帶著一點醉意,還怪響得太急的警報打斷了微醺的夜。
那天剛好是狂歡的禮拜五,才剛進電梯,就聽到醉得一蹋糊塗的聲音問著是誰在室內抽菸,荒唐到惹人發笑也覺得可愛,更別說一樓門口那些持著酒杯往外走的人,都帶著一點醉意,還怪響得太急的警報打斷了微醺的夜。
**在布里斯本,火災警報器一旦想起,即使沒有火災發生,還是會出動消防隊,並且需負擔AU$1000左右的費用。
到澳洲的第一個月,我只先帶了AU$1500,要負擔生活費以及旅遊費,為了避免誤觸火災警報器的驚人花費,不管是煮飯還是洗澡都特別小心翼翼,也盡量將花費控制在AU$500以下,以備不時之需。
共襄盛舉。年度賽馬盛事,墨爾本盃賽馬嘉年華Melbourne Cup Carnival
在布里斯本短短三個月的日子裡,其實趕上了許多大事,趕上了布里斯本節、趕上了萬聖節,還趕上了全澳洲人屏息以待的墨爾本盃賽馬嘉年華。
為期四天的墨爾本盃賽馬嘉年華是澳洲最重要的年度賽馬盛事,也是國際四大賽馬節之一,最主要的競賽於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在墨爾本的費明頓馬場舉行,舉辦時舉國歡騰,街上的人們或多或少也買了點馬券,許多人聚在Cafe &Bar的電視牆前,屏氣凝神地看著賽事。
還有些人精心打扮,為了參加墨爾本盃另一個盛事『賽馬場時裝秀』,戴著風格獨特又浮誇的禮帽,希望能成為馬場之外的焦點。
嘉年華舉行的日子雖然是墨爾本的放假日,但在布里斯本的我們還得上課,課堂裡老師興沖沖地介紹起墨爾本盃與時裝秀,心或許早已到賽場邊。
才沒多久,台下的學生們還在一臉茫然,比賽即將開始,大家被領到一樓的交誼區,圍著小小的電視,被熱鬧的氣氛感染,一起吶喊著為努力奔馳的賽馬加油,直到比賽結束。
一種肯定|在異鄉被問路
M說我的臉上大概寫著「我是Google Map」或者「我是移動腳架」,是單純走在路上也會遇上問路的人以及被求幫拍照的程度,即使是在異鄉也沒有例外。
印象深刻的第一次被問路,是我高一翹掉英文補習的某一個週六上午,我拋下等待已久通往補習班的公車,轉身前往誠品敦南。
早晨的敦化南路還在沉睡,擁擠的逛街人潮尚未湧現,我在市民大道附近的建地旁被叫住,是一個背著大背包、拿著地圖的日本青年,在行動網路還不太發達的那個時代裡一個人旅行,他帶著抱歉的語氣向我問路,目的地是忠孝復興,正巧與誠品敦南距離不大遠,我便帶著他前往,一路上用彼此都不太順的英文會話聊著天,最終獲得日本來的小點心做為禮物。
在未來很多的日子裡,想起那段巧遇,或許是作為Google Map的開端。
剛到布里斯本的時候,還人生地不熟時最常聽到“Have good Day!”。
但沒過幾個禮拜,我在Kangaroo Point等待著半小時一班的City Hopper時,遇上了一個向我問路的留學生,那時我日日也在City周邊探索,剛好對City的路開始有些熟悉,便告訴他往返的船班資訊,收穫了感謝與第一次在異鄉被問路的經驗。
因為Brisbane City的公車總站在Queen Street的地下室,往東南西北的候車亭各佔一方且不相連,後來也經常在等待往Westlake的公車候車亭遇上走錯候車亭的華人,用第一句「你會說中文嗎?」為開端向我問路。
在布里斯本被問路的次數很多也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當看起來像是當地人的人向明顯有著外國人面孔的我問起River Side與公車底站時,總有一種被肯定了的感覺,好像我不再是需要被祝福"Have a good day"的觀光客,而是足以被信賴在當地生活著的人。
至於「移動腳架」出現的次數更加頻繁,無論是在台灣、布里斯本,總會有人遞來手機,問起「可以幫我們拍照嗎?」。
大概是背著相機的模樣太醒目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s for sharing this valuable tips. Must appreciate your efforts for writing this blog. Keep updating us with new updates.
回覆刪除Now a days finding suitable student accommodation is little difficult. Find a quality student accommodation in affordable price here. Student One Wharf Street Student Accommo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