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旅行途中 On The Road|玻璃屋山國家公園 Glass House Mountain|走進Gubbi Gubbi族的傳說裡。

在回台灣的前幾個禮拜,開始找起還有哪些地方能去,才找到了陽光海岸 Sunshine Coast的玻璃屋山 Glass House Mountain。

在澳洲看過絕世海景就突然懷念起山,心心念念的想要去看看山,才會在交通票開始打折的星期四午後,下了課就往北跑,獨自一人到玻璃屋山 Glass House Mountain登山。


玻璃屋山國家公園 Glass House Mountain 

玻璃屋山 Glass House Mountain位於陽光海岸 Sunshine Coast內陸,建立於1994年,是澳洲眾多國家公園之一,而恩崗崗山 Ngungun Mountain便是這座國家公園內的群山之一,與汀伯喀山 Tibrogargan Mountain是群山中唯二可以攀登的山

不同於台灣幾乎是連綿的山巒,玻璃屋山國家公園共有13座山分別聳立在平地上,從山頂往下看,能看到平原上一座一座隆起的山彼此互不相連,在Gubbi Gubbi族的傳說裡,山群裡的每座山都來自於一個大家庭,每座山都有自己的角色與性格。

玻璃屋山國家公園內聳立的山峰約形成於2600-2700 萬年前,由東澳大利亞熱點地區*的火山熔岩冷卻後成型,山峰的核心為熔岩快速冷卻形成的鈉閃鹼流岩Comendite*石柱,質地堅硬,而周圍較軟的岩石在隨後的時間裡被侵蝕,而形成火山栓地貌,而恩崗崗山Mt.Ngungun山壁可見垂直柱狀節理,由淺成岩組成,是種位於地殼中淺深度的侵入岩,礦物具有中等結晶粒度,具有介於火山岩和深成岩之間的斑岩紋理。

18世紀時,英國海軍詹姆斯.庫克船長將此命名為玻璃屋山,在平原上隆起的山形,像他家鄉Yorkshire的玻璃窯似的。

*熱點地區在地質學上是指地球表面長期歷經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
*鈉閃鹼流岩Comendite為過鹼性岩石,是指缺乏鋁的火成岩

交通方式🚗

從羅馬街 Roma Street站坐上布里斯本 Brisbane往楠伯 Nambour的火車上,一路往北,在玻璃屋山站下車,再沿著 Coonowrin Rd走到Fullertons Rd,在往山上走的過程中可以看到Mt Ngungun Hiking 的步道入口。

出發吧!登上恩崗崗山 Mt Ngungun

決定到恩崗崗山 Mt Ngungun登山前,我在Google搜尋著相關資訊,英文的評論網中提到:「恩崗崗山是個可以帶小孩一同前往的輕鬆健行路線。」,但由於查不到太多中文的資訊,直到走在Hiking Trail的途中都還是擔心得要命。

出發那天,在市區的IGA買好了簡單的糧食與飲料,也準備了水,趕在登山之前先解決了午餐。第一次的北行比起往南更多了點緊張,大概是對於目的地的不安感作祟。怕在山邊會沒有網路,還提前查好了路線。

受限於交通工具,能去的地方也不多,才選擇了了距離火車站最近的恩崗崗山 Mt Ngungun。

從玻璃屋山站到恩崗崗山 Mt Ngungun大約2公里的路程,走路約半個小時,路過了小鎮後再往山腰上走,陽光曬著靜好歲月。

Mt Ngungun Hiking Trail入口跟台灣人心目中的親子步道有些不同,甚至看起來有些荒涼,一路上也不是那種修繕完善的階梯步道而是帶有雨後濕潤的泥土味的坡道,如南投老家那些無人聞問的山坡地。

我在入口猶豫了一下,看著杳無人煙的登山小徑入口,躊躇著要不要往上爬,但抱持著「現在回頭太虧了,不如爬一點點看看」的心態往前,要不要回頭的是非題不斷在爬山中途猶豫不決,一個人徒步走了好段時間終於遇上山友,是非題的選擇終於堅定指向繼續往前,我問了問還有多久才能到達山頂,山友笑著說路程大概還有一半,然後快速的超向上爬,分別前還回頭鼓勵了看起來疲憊不堪的我,看著他們健步如飛的模樣,我在心裡暗自嘲笑起才爬了一半就已氣喘吁吁的自己。

登山途中曾在心裡暗自腹徘自己為何要大老遠地跑來讓自己累到不行,還只穿了帆布鞋就想上山,「幹嘛要這樣為難自己」這樣的想法不停地出現,但一站在山頂上,廣闊的視野讓踩在泥濘上時的緊張與不安瞬間一掃而去,這個不過253公尺高的小山,能一覽周邊的住家與田園,還有各自分別聳立在平地上的山峰。







分享Gubbi Gubbi族的傳說故事

昆士蘭幅員廣大,擁有許多驚豔世界的自然美景,從北方的大堡礁到南方的黃金海岸,昆士蘭的沿海各有特色,還坐擁世界前三大沙島,在之中,玻璃屋山顯得樸素而不起眼,也絕不是觀光客會遠道而來的風景區,但周邊小鎮的歲月靜好,卻深深吸引著我,探訪的過程中還因此了解了這山群的故事。

居住在陽光海岸內陸地區的Gubbi Gubbi族,是澳洲當地的原住民之一,其名意義為「不」,與玻璃屋山國家公園的傳說故事息息相關。

在Gubbi Gubbi族的傳說故事裡,這些山都來自於同一個大家庭,並擁有各自的角色與性格,名字也極具有人性。

汀伯喀登山是山群中的大家長,而畢爾瓦為其妻子,其餘山群都是他倆的孩子,算得上子孫滿堂。

有天,當汀伯喀登望向海洋,發現海平面上升了許多,認為這是洪水襲擊的前兆,可他的妻子畢爾瓦有孕在身,無法獨自奔波逃難。於是他叫來長子庫諾林,將畢爾瓦託付給他,自己再去通知其他較為年幼的子女。

可一轉頭,汀伯喀登卻發現庫諾林丟下母親自行逃跑,盛怒之下,汀伯喀登拿起nulla nulla(原住民的狩獵棒)追了上去,使得庫諾林的脖子脫臼,至今仍呈現傾斜的狀態。

當洪水退去,庫諾林因為對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羞愧,接連拜訪了汀伯喀登、畢爾瓦與其他兄弟姊妹,但他們沒有原諒庫諾林,反而因羞憤而不斷哭泣,形成了流經玻璃屋山區域數個涓涓細流,而汀伯喀登更是面朝海洋,背對著庫諾林,不願見他。

雖然是傳說故事,這個大家庭卻沒能擁有傳說中的神力,他們會害怕、會憤怒、會羞愧,還得為了洪水而逃亡,可也因此更貼近真實的人性,也讓玻璃屋山國家公園更具魅力。


與登山客對話

在Mt Ngungun的山頂遇上了出遊的學生團,學生們很可愛但又有點聒噪,剛爬完山,一個個都大汗淋漓,裝扮專業的模樣讓一身休閒的自己顯得突兀。

「你從哪來的?」跟其中一個領隊聊了一會天,被問起從何而來。
「從台灣來的」

隨後又被問起住在哪裡,說是布里斯本,然後領隊熱心地介紹山頂的風景,還指了指遠方,說看得到一點布里斯本。

「再往前一點可以看到360度的風景,非常漂亮。」

儘管領隊不斷地推薦著至高點的風景甚美,但岩石路崎嶇風又大,穿著帆布鞋就去登山的我,實在是不敢再往前。




比爾包恩 Beerburrum站與玻璃屋山 Glass House Mountain站附近的小鎮,都給人一種平靜安穩的感覺,像是不受世事所染般遺世獨立的現世安穩的感覺。




In to the woods,拜訪森林與搭便車奇遇

在往恩崗崗山 Mt Ngungun登山的火車上,看到一座森林,是片細長的杉木林,心裡想著拍照一定很漂亮,而後又在網上翻到一張照片,才在隔了一周後再搭上往北的火車。

第二次往北,面對未知的目的地,我仍然怕得要命。

從比爾包恩 Beerburrum站下車,往森林區大概15分鐘,一路上都是樹林,除了幾台呼嘯而過的車外,空無一人,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終於找到了可以通往森林的岔路,卻找不著那張照片裡的風景,最後只匆匆地拍下了森林就返程。

一個人徒步走在山林間,也許看著奇怪,沒多久便遇上陌生人問候。

「你要去哪裡?怎麼一個人走在路上。」
「火車站,我來這邊拍照的。」
「要上車嗎?我載你去。」

雖然到火車站十多分鐘的路程,對擅長走路的台北人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但當下也不知是哪來的勇氣,就搭上了便車往火車站,原以為會回到鄰近的比爾包恩 Beerburrum站,後來意外到了前一站艾林芭 Elimbah站。

載我一程的是一個在卡布丘 Caboolture工作的澳洲姐姐,人很親切,一面招呼著我上車,一面念叨著要我不要太相信人,世界上壞人很多,還介紹了許多漂亮的景點。

小貨車上,風透過窗戶吹來,兩旁是異國風情的樹林,一時之間讓人有種不真實感。

而那一天的巧遇也沒有因我安全回到火車站而結束…

在等火車時遇到台灣女生艾琳,說著一口熟悉語調的中文問我是不是台灣人。
艾琳在卡布丘 Caboolture的農場打工渡假,平常五點左右就得起床採草莓,而後在午時的三點左右結束一天的工作,以件記價的工作,一天大概能有AU$100收入,休假時會跟著一起工作的朋友們在附近的籃球場打球,原本要去City找朋友的,搭錯了方向才到了這個火車班次少少的小站,而車次一等就是將近一小時。
我與艾琳一路上聊著,聊在台灣的生活也聊布里斯本,到了市區才道別,還有種他鄉遇故知的奇妙感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釜山這座城 The Busan City|童話系紅白燈塔|到小漁村放空,許日常一片靜好歲月。青沙浦 청사포

釜山這座城 釜山這座城,承載了我太多的喜歡,頻繁的出現在我與朋友們間的對談,數數有好感的藝人,真摯爽朗的釜山少年似乎都要成為我理想型的條件。 於是、忽地就想來看看,這座城究竟是吹著什麼樣的風、曬著什麼樣的陽光,才剛好孕育出這些我喜歡的模樣。 青沙浦 청사포,純樸小漁村的溫柔時光 初見青沙浦,第一眼還不驚豔,除去那兩個隔著海水相望的紅白燈塔與周邊設計新穎的咖啡館外,青沙浦只是個樸實的漁港,沒有柔軟的白沙灘或熱鬧的港灣大船,但他的迷人卻在幾瞬以後迅速地滲透進每一個細胞裡。 青沙浦的一切都太現世安穩,像是每一寸光陰都被拉長後打上柔光,一幀幀畫面都像是步調緩慢的日系電影,靜謐小漁村的氛圍好適合貓咪打盹,不慍不火的秋陽照得人也昏昏欲睡,待著就不想走。 Info: http://www.haeundae.go.kr/index.do **青沙浦原名「青蛇浦」因一段愛情故事而得名,故事裡丈夫因捕魚時失足落海而亡,妻子無法接受事實,仍每日等在海邊,龍王有感於妻子的深情,派出青蛇指引妻子至龍宮與丈夫團聚,此地因而被稱為青蛇浦。後人因認為以「青蛇」為名不吉利,遂將地名改作青沙浦。 交通方式🚗 青沙浦是海雲台邊上的一個小漁村,距離海雲台海邊車程大約10分鐘就能到達,計程車資約在5000韓圜上下,大眾運輸的話可以搭乘地鐵到萇山站再轉搭往返海雲台與青沙浦的綠色社區巴士海雲台區(해운대구2)。 青沙浦天空步道 青沙浦的海岸線,最出名的便是青沙浦天空步道,可以遠望不遠處的松亭海水浴場與周邊礁石,稱不上壯麗,但特別閒適舒服,吹吹海風像是就能吹掉一身包袱。 走進天空步道需要穿上鞋套、不能帶飲料,門口的地方有印章跟印泥,強烈滿足了收集控的喜好。 青沙浦周邊的海產豐富,又有特殊的礁石地形,因此聚集了許多釣客,等待著海裡的驚喜。 一幀偶然的日常風景|海岸線上的校外活動 集章處的欄杆向下望是尾浦鐵道,在準備離開天空步道那會,有個幼兒園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從眼前經過,小孩兒或跑或走將隊伍拖的老長,老師帶著隊伍時走時停,等待脫隊的孩子們奔跑跟上。 海岸線上的校外教學與海岸、鐵軌就成了一幅風景,畫滿了療癒。 這樣的日子最好,也無憂也無慮。 雙胞胎紅白燈塔 紅白燈塔分別矗立在兩道堤防上,隔著一道海灣相望,造型稱不上特別但有...

毓鐵板燒|Teppanyaki|老台北新氣象,一場無菜單鐵板料理的視覺與味覺盛宴|萬華美食

日子過得馬不停蹄,整個夏天都在忙碌與焦頭爛額間恍惚渡過,為了讓日復一日的努力能體現在眼前,用日常加班多賺來的錢買點快樂,難得地與M在年末以外的時間裡約一頓大餐來壓一壓驚,用隨著年紀增長一去不復返的我們的餐費換來經濟獨立的成就感,自我安慰著雖然還無法長成情緒穩定的大人,但往經濟自由更進一步的自己也已經好好的長大。 毓鐵板燒|Teppanyaki|一場無菜單鐵板料理饗宴 無菜單鐵板料理猶如一場料理秀,吃進嘴裡的食物從原型食材開始,從烹煮、調味到擺盤皆都在顧客眼前進行,這種儀式感拉滿的桌邊服務與多種食材一次滿足的特點讓精緻鐵板燒迅速崛起,人們對鐵板燒的印象不再只有街邊林立的平價料理,而開業僅一年半的毓鐵板燒是這其中的年輕生力軍。 座落在城西的萬華,距離萬華火車站、捷運龍山寺站、捷運西門站皆是徒步約十多分鐘路程,鄰近總是擠滿外國人的三味食堂,在屋齡與店家動輒數十年的老城西裡,毓鐵板燒是才新生的寶寶,水泥感的低調門面藏在狹小老舊的騎樓下,新元素被揉進歲月斑駁的樓房間,新舊並陳的樣貌像是傷後新長的粉色皮膚,顯眼但不突兀,往來的顧客也大多是慕名而來,做足了準備要來場鐵板料理秀。 水泥色門面內,毓鐵板燒的裝潢簡單,只有兩張能容納各約10人的鐵板桌,一Set套餐共12道料理,價位分別有1380元與1880元,五百元的差距取決於食材選用澳洲活體龍蝦或者南美的冷凍龍蝦,其他澱粉、蔬菜、海鮮、肉類一應俱全,一套餐期結束吃得滿足又健康,是偶爾想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太傷荷包的理想選擇。 【Info】 毓鐵板燒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232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2:00–15:00、17:30–21:30 電話:(02)2331-0038 線上訂位: Inline 推薦:偶爾想吃點好的但又不想太傷荷包的時候 烏魚子沙拉 烏魚子搭配蘋果、生菜佐油醋醬的清爽沙拉,味道酸甜開胃。 海鮮湯 味道清甜的海鮮湯,配料有北寄貝、鮮蝦、蛤蜊、碗豆。 香蒜起司麵包 香蒜起司麵包,表面焦脆內裡鬆軟的口感與濃郁的蒜味奶香,是款外表樸素但吃起來十分美味的麵包。 松葉蟹蒸蛋 以松葉蟹與蒸蛋為主體搭配玉米筍與秋葵,是款健康保胃的前菜,主角松葉蟹保有海味鹹鮮,可惜的是秋葵特有的味道搶過了蛋香,本體蒸蛋的味道不太足。 北海道干貝佐柚子油醋 肥厚鮮美的北海道干貝搭配酸香甜的柚子油醋,再加點鮭魚卵提味。 鐵板料理秀的精髓是從食...

沖繩快閃 Okinawa Flash Trip|地底世界玉泉洞,30萬年歲月慢工出細活的精雕細琢|傳統舞蹈SUPER EISA太鼓秀

隨著閱歷增長越來越習慣的一個人旅行的日子,尤其是在日本這樣的地方,安全不是太大的問題,輕易地就能說服家人給我獨旅的空間。 快閃沖繩的最後一天,是久違的獨旅時光,我起了個早,退掉了只睡一夜的一格膠囊的Hostel,趕在前一天買的單軌列車一日乘車券還未到期前搭上單軌前往旭橋的那霸巴士總站,預計是搭上08:40的54路公車往玉泉洞,再順道去觀賞M推薦的SUPER EISA太鼓秀。 玉泉洞作為沖繩的知名景點,與那些遠的要命的到達的地方相比,不用千里迢迢也能輕鬆抵達,只要從那霸巴士總站搭上54或83路公車,在不塞車的情況下不用一小時可達,對於不熟悉路況的獨旅人來說也是輕鬆寫意。 並且周末的54路公車,乘客大多是目的地相同的遊客,不用擔心會錯過站,不多不少剛好有位置可坐,微雨的天氣在靠近目的地前轉晴,從一早就很順利的旅程讓我確信快閃是正確的決定。 玉泉洞|地底世界,30萬年歲月慢工出細活的精雕細琢 鐘乳洞是石灰岩層長期受到地下水溶蝕並發生化學反應而形成鐘乳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沉積物所形成的洞穴,由雨水與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化學反應產生的碳酸呈現弱酸性,沿著地表流過石灰岩層使岩層溶解產生Ca2+與HCO3-,因到達洞穴後CO2濃度下降,生成的Ca2+與HCO3-產生逆反應,於洞穴頂部產生碳酸鈣沉積物並經過經年累月的堆疊生成鐘乳石*,鐘乳石生長的幅度約是每年1mm,一座鐘乳石洞的成型,可以說是一種出自於自然之手、慢工出細活的精雕細琢。 位於沖繩文化王國的玉泉洞是沖繩地區600多處鐘乳石洞中最大的洞穴,歷經30萬年的歲月洗練,遍佈洞穴內的鐘乳石有數萬株,全長5000公尺的玉泉洞目前開放參觀的長度是890公尺,全程步道平緩僅路面略濕滑,行走時僅需注意腳步、小心行走,並無太大難度。 地底世界的壯麗讓人驚嘆,可惜的是玉泉洞這樣的知名大景,從早到晚都充滿人,同時也就少了一點地底世界的神祕感。 *鐘乳石生成的化學反應為三步驟:    a.地表的雨水與土壤中二氧化碳:         H2O + CO2 → H2CO3     b.碳酸穿過石灰岩層:         CaCO3 + H2CO3 → Ca2+ + 2 HCO3−      c.於...

非瓶Bottless |主打「Wine On Tap」的高顏值餐酒館,用美食與酒帶你出發世界|小巨蛋美食

到非瓶Bottless的那天是近年來少有的秋高氣爽的好天,晴朗但也不太熱,我與先生風塵僕僕地從中壢往台北,相比周間,星期五晚上的氣氛與眾不同,街上來往的行人臉上帶著結束一周辛苦的如釋重負,到餐廳小聚的人也很多。 抵達的時間是下午六點,才正是剛要下班的時間卻已天色昏暗,在那個當下,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2024年也已經逐步走向尾聲,突然就想起,小時候的一年很長,期待暑假寒假的日子更像是沒有盡頭,但出社會後的日子像是眨眼就又一年,回首年輕的日子,那些青春悼念的想當年,都遠的像是已經過了半輩子。 最近的日子不好不壞,只是馬不停蹄的時刻太多,多到讓人不夠時間把生活過成詩,就用美食讓日子多一點確幸。 非瓶Bottless |主打「Wine On Tap」的高顏值餐酒館,用美食與酒帶你出發世界 坐落在慶城街上的非瓶Bottless是間高顏值餐酒館,由Gēn Creative團隊與Affinato & Lunetta葡萄酒商一同打造,主打無國界異國料理與單杯式現壓生飲葡萄酒,藍色的門面簡約又帶個幾分貴氣的設計感,門後陳列著各式紅白酒,用餐區昏黃的光線映著氣氛歡愉,適合在小周末夜晚與三五好友來杯小酒佐餐,讓庸庸碌碌一周的疲勞得以緩解,或在紀念日裡來頓浪漫饗宴,讓感情持續加溫。 隨著飲食的改變,「偶爾到餐廳吃頓好的」的習慣成為普世的價值觀,「美食與酒」更是密不可分,餐酒館也如雨後春筍般一間間開,而非瓶Bottless一如其名,主打「Wine On Tap」,將精釀啤酒的「On Tap」應用在葡萄酒上,意指「裝在有龍頭的桶中,打開即可飲用」,將常見的瓶裝葡萄酒改以混合氣體加壓保存於PET桶並以「杯」為單位販售,既可以滿足顧客只想小酌的需求也不用擔心瓶裝葡萄酒因開封後受潮氧化,其所使用的PET桶使用可回收材質亦可減少瓶子、軟木塞的浪費,這種講究環保的特性讓「Wine On Tap」在日本與歐美地區都十分盛行,而非瓶Bottless的吧台就有十多支汲飲式龍頭,背後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紅酒,坐在吧台再點杯酒便能將「汲取」的體驗感加滿。 【Info】 非瓶Bottless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慶城街26-1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日:11:30–15:00、17:30–22:30 電話:(02)2514-0089 線上訂位: Inline 菜單: Menu (2024年價位分作:NT.280/...

沖繩快閃 Okinawa Flash Trip|波上宮|崖上的琉球八社之首

一個人旅行的日子,想走想停都隨自己心意… 沖繩文化王國的太鼓秀結束時間是11點整,我在人群消散後的緩慢移動,晃著晃著又晃回民俗文化村,饒有興致的看一起旅行的學生叨叨嚷嚷,半個小時的時光很快,一轉眼便從游刃有餘間拖了些時間,我急匆匆嚷嚷奔赴出口,趕上11點半由玉泉洞發車回那霸的83路公車,下一站是到位在那霸市區的波上宮買個著名的紅型守,這種紅型守由沖繩傳統紅型染Bingata製成,是沖繩傳統特色的染布方式。 紅型染Bingata|屬於琉球王國貴族的沖繩傳統技藝 紅型染Bingta起源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中葉,在古時是專屬王室及士大夫階級的染布方式,名字中的「紅」代表繽紛的色彩而「型」則代表染色時所使用的型紙,在型紙上塗繪顏料染色,描繪出色彩繽紛且圖案俏麗的染布。 波上宮|崖上的琉球八社之首 座落在那霸海岸邊懸崖上的波上宮,名字指的是「海浪之上」,一直讓我想到宮崎駿先生的動畫作品《崖上的波妞》,神社的形象化一下子變成可愛的海精靈,但真正的波上宮是沖繩地區琉球八社最上位的總鎮守,在明治時代的舊社格為官幣小社,侍奉開天神伊美那邪(伊奘冉尊)、熊野信仰中的速玉男尊與事解男尊,鄰著波之上海灘、能望見港口,是沖繩討海人祈福大漁豐收的守護神,在王國時期以「當國第一的神社」而受到尊崇。 琉球王國時期的波上宮與沖繩島上大大小小的遺址一樣,在二戰期間的沖繩島戰役被燒毀,並在戰後的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始從正殿、社務所開始重建,而後於昭和三十六(1965年)年重建其正殿,而直至平成五年(1993年)才終於完成其餘部位的重建而以如今的姿態迎接來者。 波上宮的門面是與沖繩風格相符的亮紅色,紅橙的圓柱與屋瓦給人一種俏麗可愛的形象,至於波上宮與海岸、斷崖相襯的絕佳景色則要在海岸線外的那霸西道路的人行道上才可一覽其廬山真面目。 交通方式 🚗 自駕導航至波上宮,若想搭乘大眾運輸,可以搭乘單軌列車到旭橋站徒步15分鐘到達,或搭乘巴士2/5/15/45路公車至西武門站 可透過APP "Japan Transit Planner"提前查詢想搭乘的班次與時間。 一幀偶然的日常風景|七五三節 每年國曆的11月15日是日本的七五三節,日本人會帶著三歲的男孩女孩、五歲的男孩、七歲的女孩到神社參拜、祈福。 到波上宮的那天,或許是時間很接近七五三節,偶然遇上了著裝正式的父母帶著身穿和服的小女...

沖繩快閃 Okinawa Flash Trip|世界文化遺產|首里城復興中,富麗堂皇的朱紅色城堡與琉球王國歷史遺址

沖繩行第二天的開始是個雨日,前一晚沖繩北邊的大雨警報在深夜響起,而那霸也整個上午都籠罩在大雨滂沱下,為了避雨同時不浪費旅行的時光,我帶著父母躲進歌町站附近的San-A Naha Main Place逛街,逛完了便買了杯Starbucks的Chai Latte,在看得到戶外的地方坐下來等雨停,不疾不徐,畢竟當天排定的行程也只有一個,是到10多分鐘車程的首里城公園散步,看一看復興中的世界文化遺產。 首里城復興中,富麗堂皇的朱紅色城堡與琉球王國歷史遺址 琉球王國是治理沖繩的古王國,從1429年統一後的第一尚氏王朝到1879年沖繩設縣、末代琉球國王尚泰與其子奉日本天皇之命移居東京,橫亙沖繩地區450年的歷史,三山割據時代與琉球王國治理期間的城牆遺址散落在沖繩本島各地,這些融合中國及日本建築特色與石砌技巧的遺址,以『琉球王國城跡及相關遺產群』為名,於千禧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 首里城建於13世紀末的三山時代,並於琉球王國初代國王尚巴志一統沖繩後作為琉球王國的城都直至王國滅亡,與舊時代的眾多古城一樣座落在易守難攻的山丘上,舊時的琉球人稱城堡為「御城」,在琉球語中意指石塊圈圍之地,如同蜿蜒在山腰上包圍著首里城的石牆隨著山線跌宕起伏。 首里城的主殿配色為象徵尊貴的朱紅色,屋頂砌著沖繩傳統建築的紅瓦,以正殿、南殿、北殿與奉神門圍成方型的御庭,整年間大大小小的活動會在御庭中舉行,御庭中方格花瓦的地磚以呈現不同顏色的排列,是王國時期不同官位官人站立排列的劃分,到正殿前會途經好幾個門,包含守禮門、,可惜的是原來的首里城在歷經多次火災與二戰的摧殘中毀損,於1992年復興的正殿也在2019年的一場火災中損毀,預計要2025年才會修復完成,現在造訪首里城,看不到富麗堂皇的朱紅色主殿,但能見到首里城復興工程與火災中損毀的紅色磚瓦與龍雕展示,木棧架高的空間可以一覽城牆與街市,也算是復興期間限定的風景。 INFO 營業時間:08:00-18:30 票價:大人400¥、高中生300¥、中小學生160¥ (6歲以下免付費) 官網: 首里城公園 交通方式 🚗 自駕導航至首里城,若想搭乘大眾運輸,可以搭乘單軌列車到首里站徒步10分鐘到達,轉搭7路或8路公車至首里城南口。 可透過APP "Japan Transit Planner"提前查詢想搭乘的班次與時間。 其他文章 沖繩快閃 O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