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九州漫遊 Walk in Kyushu|民以食為天|雨季探店,來一趟滿足口腹之慾的吃飽飽九州行


晴天出遊、陰天散步、下雨探店,隨遇而安是我們對旅行的態度。

這趟九州行,由於上半年過於忙碌,我們最終將出行時間選在六月底,正值九州的雨季,出發前便已預料天氣陰晴不定。除了早已規劃好的阿蘇火山風雨行程外,其餘的活動則隨天氣決定。
天公不作美的時候不少,因此多了許多時間用在美食探店,也成就了一場「吃飽飽的九州行」。
美食與生活密不可分,在追本溯源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料理源自同一段歷史,隨著時間與地域的交互影響,配方因地制宜被改良成當地人喜愛的味道。
可以說,料理是旅途中最快速了解當地生活方式的途徑,也是旅人不可錯過的一環。

無肉不歡

焼肉ベンジャミン 燒肉班傑


在長達12世紀的《肉食禁止令》結束後,受到開港的影饗,品嚐牛肉成為文化開放的象征,並將本地牛與外來品種交配,培育出專供食用的牛隻,也因此出現以地名命名的牛肉品種。

在品評會上,各種牛肉爭奇鬥艷,唯有達到嚴格標準者才能冠上「和牛」之名。

和牛的評選依據完善的分級制度,先以精肉率分為A~C等,再用數字標示油花分布的等級。最頂級的A5和牛,是老饕心目中的極品美味。

抵達福岡的第一晚,盛夏的夜晚來得遲,接近晚上8點,天邊仍透著白日的餘光。我們在博多駅領好了接下來三天的JR Pass,隨即搭地鐵直奔知名的藥院燒肉。當時已是晚上9點,店裡依舊高朋滿座。店員小姐微笑著推薦我們前往赤坂的焼肉ベンジャミン,說那是品項相同的姐妹店,又靠近我們下榻的飯店,我們便決定沿街散步前往。

焼肉ベンジャミン的燒肉套餐與藥院燒肉大致相同,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七款和牛拼盤,提供兩人份與三人份的牛肉拼盤,經濟實惠且品項多樣。

當天的拼盤包括牛舌、牛腹脅、腿三角、後腿腱子肉、特上橫膈膜、和牛前胸肉,以及壽喜燒風味和牛。我們另外加點了一碗牛尾湯。店員熟練地介紹每個部位的特性,並依順序建議我們品嚐。

火焰緩緩燃燒,將牛肉輕輕放上烤網,嗶嗶作響的油脂聲彷彿在奏樂,牛舌微微焦香、脆口彈牙;牛腹脅帶著細緻油香;腿三角與後腿腱子肉肉質緊實;特上橫膈膜的油花均勻分布,肉的香氣濃郁;和牛前胸肉則柔軟而富層次,每一口都在舌尖化開。

壽喜燒風味和牛帶著甘甜醬汁的香氣,炙烤後的油脂與醬汁完美融合,在搭配溫潤的蛋黃提升口感,入口瞬間爆發甘美風味。
每一口牛尾湯都溫暖醇厚,湯汁濃而不膩,帶著微微的甘甜與骨香,令人忍不住再舀一口。

大口吃肉的瞬間,多巴胺在腦中奔湧,燒烤香、油脂香、醬汁香與咀嚼的滿足感交織在一起,為旅程寫下完美的起點。
這一夜,壽喜燒風味和牛的甘美、牛舌的鮮嫩,以及牛尾湯的濃郁,成了令人念念不忘的記憶。






よかよか亭 あか牛館 


在萬分期待的阿蘇火山行後,我們在宮地等待阿蘇男孩號發車,順道品嚐了阿蘇著名的赤牛肉。

赤牛指的是褐毛和牛,肉質鬆軟適度,味道濃郁香甜、脂肪含量低,是阿蘇生產的和牛種,為阿蘇地方的在地品種與瑞士紅花牛育種而生,因為耐寒耐熱而容易生存,大多以放牧的方式在阿蘇草原上自由生長,因此紅肉較一般精瘦而健康,但也保留了恰到好處的脂肪,在注重健康飲食的現今大受歡迎,也是前往阿蘇地區旅行時必嚐的美食。

特別的是赤牛丼使用阿蘇知名甲誠牧場所產的赤牛,其特色是除了飼餵稻草這類常見的飼料外,還飼餵「米」,以營養豐富的米為食的赤牛健康成長,並飲用阿蘇的甘甜水源,富含礦物質與赤牛特有的牛磺酸,肉質細嫩、肥瘦均勻,微炙的赤牛肉肉香四溢,撫慰了在旅途來不及吃飯、空蕩蕩的胃。

而六月特餐的鐵板漢堡,也使用赤牛,有兩塊漢堡肉,份量很大並且多汁美味,吃完讓人心滿意足。


かわ屋



Instagram上超人氣的「かわ屋」已有半世紀歷史,是一間以雞皮串聞名的串燒專門店。這次造訪的是舞鶴公園附近的警固店:店內空間不大,燈光昏黃,散發著典型居酒屋的暖意,空氣中彌漫著串燒香氣,讓人一踏進門就忍不住期待美味。店位於熱鬧的商業區,顧客多為下班後聚集的小酌客,輕鬆的笑聲與交談聲交織其中,整個環境既親切又充滿生活氣息。

かわ屋的雞皮經過反覆醬烤,外層酥脆、內裡嫩香,油脂香氣四溢,一口咬下就停不下來,是下酒的最佳選擇。

在福岡,專門做雞皮串的名店不少。吃雞皮串,就像到台中一定要吃燒肉一樣——雖然不是在地傳統美食,但名店林立的聚集味道,讓人來到福岡就忍不住想大快朵頤一番。


たんや HAKATA 牛舌屋 HAKATA


「たんや HAKATA」是一家位於日本福岡市博多車站地下街「博多1番街」的牛舌專賣店,深受當地居民與遊客的喜愛,這家店以提供高品質的牛舌料理而聞名,特別是早餐販賣的牛舌朝定食(牛タン朝定食),以¥790的價格就能品嚐到美味的牛舌套餐,適合在等車的中途前往,為一天的旅途寫下美味的序幕。


由布まぶし 心


釜飯是日本傳統鍋飯,起源於20世紀初的淺草,,使用一人份的小鍋,將米、配料與高湯、醬油、酒、味醂等調味料一同加入鍋中以慢火烹煮,調料與食材的原汁原味一同混進白米飯中,用一鍋冒著騰騰蒸氣、香味撲鼻的釜飯,撫慰食客的胃。

由布まぶし 心可以說是由布院最火紅的餐廳之一,從位在金鱗湖的本店到駅前的二店,無不吸引往來遊客駐足,由布まぶし 心的釜飯有 3 個套餐選擇:豐後牛、鰻魚、地雞,套餐配有前菜與湯品,尋著店家推薦的吃法三吃,一吃:直接享用,品味食材的原味;二吃:加入調料與小菜一起吃;三吃:淋上高湯變成茶泡飯食用,炭火烤肉的香氣、濕潤的米飯、鮮美的高湯與各式調料成就味蕾豐盈的一餐。

*豊後牛是養殖於大分縣本地、肉品等級4以上的和牛牛種,生長於大分縣綠意盎然的山地、溫暖的氣候、肥沃的土地間,孕育出豊後牛柔軟的肉質與脂香四溢的油花,曾在1921年的東京畜產博覽會獲得一等賞殊榮。


努努雞

博多名物之一的努努雞,主打「顛覆傳統」,以店家特製醬料調味,打造出特別的「冷吃炸雞」,於1981年開始於福岡地區被販賣,在淵源流長的美食故事中算是出生不久的嬰孩,卻已成為造訪福岡必吃的美味之一。

與一般先醃漬再炸、熱騰騰享用的傳統炸雞不同,努努雞先以高溫炸至酥脆,再刷上秘製醬汁,最後以冷凍方式鎖住美味。食用時冷冷地吃,鹹甜醬香濃郁,特別下酒或當宵夜都非常涮嘴,即便已經很飽,也忍不住再來一支。




不能不吃的日本味

魚忠 田中田式海鮮食堂



排定旅遊的日子為六月底,正逢九州的梅雨季,天氣陰晴如我多變的情緒,上午還是藍天白雲,下雨變下起陣陣大雨,於是我們在因為大雨而無法走遠的百無聊賴裡決議前往在YouTube看到介紹的魚忠

魚忠為博多地區知名的餐廳集團田中田集團旗下的品牌,提供多樣化的定食料理,如:鯖魚定食搭配豚汁味噌湯、天丼定食、豬排定食……,也提供生魚片丼飯定食,主菜搭配茶碗蒸、味噌湯,讓人用實惠的價格就能擁有一份套餐,被稱作「定食的百貨公司」。

我們點了魚忠丼,這類冠上店名的餐食通常會是店家的招牌料理,海鮮丼的品項有間八、鮭魚、鯛魚、生海膽、鮭魚卵、鮪魚、魷魚、玉子燒,生魚滑嫩爽口、鮭魚卵叭滋叭滋的鹹鮮與海膽的綿密濃郁,海的滋味果真是日本必嚐的美味關係

*因《肉食禁止令》,日本人在數世紀間是鮮有機會品嚐到陸地上的走獸,因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海鮮料理。

吃飽離開時,方才的陣陣大雨已停,我們散步走去大濠公園,並約定了下次來訪,要嚐嚐定食料理。



Shin Shin


前面提到,同樣起源的料理在因地制宜的改良下成為各地獨具特色的美食,那些被冠上「X式」的料理即是,比如日本國民美食「日式」拉麵是改良廣東湯麵。

在19世紀初東京淺草的一間中華料理店首次販賣以「拉麵」作為品名的湯麵料理,與當時作為日本麵食主要產品的蕎麥麵與烏龍麵的差別在於加了鹼水增添Q彈的口感,這款中華風味的料理作為拉麵的前身在數十年後的戰後時期幾經改良,因應地方各異的口味衍生出在地化的經典口味,並在往後成為代表日本的美食之一。

吃拉麵的那一天,從由布院搭乘由布號回到博多駅周邊,我們在博多KITTE的閒晃,並決定在回飯店前來一頓晚餐,即使下午一點才吃完由布まぶし 心的胃還半飽,仍阻擋不了美食的誘惑。

博多拉麵 Shin-Shin(しんしん)是福岡當地知名的拉麵品牌,成立於2003年,起源於屋台,現已在福岡市內擁有多家分店。其特色在於融合傳統博多拉麵風味與創新元素,打造出獨特的「博多純情拉麵」風格。

Shin-Shin 的湯頭以豚骨為基底,加入佐賀縣知名的「有田雞」雞骨以及九州地區的蔬菜,並使用地下水熬煮出濃郁卻不油膩、口感清爽的湯頭,在九州百家爭鳴的拉麵市場中,是我目前品嚐到最喜歡的口味。 


幸ちゃんラーメン

福岡空港4F有一整區美食區,多樣化的福岡美食任君挑選,我們在候機的時刻,選擇了離門口最近的幸ちゃんラーメン作為這次九州行的最後一餐。

幸ちゃんラーメン為博多一幸舍的關係品牌,對比豚味濃郁厚重的一幸舍,幸ちゃんラーメン以「簡單、天天吃也不會膩」為核心主題,湯頭較溫和、口味簡單、適合日常吃。

這一頓,吃的匆忙,印象不是太深刻,只記得是順口的風味,比起一般日式拉麵濃厚的鹹鮮,確實更溫和一些。



FUK Coffee

福岡最後一天的上午,天氣不慎晴朗,我們取消的去糸島的計畫,轉往網紅店FUK Coffee避雨。

FUK Coffee的招牌是冰淇淋布丁與焙茶拿鐵,FUK Coffee布丁為紮實綿密的昭和布丁,甜度適中、焦糖香濃,在網路上小有名氣。

Milch 由布院ミルヒ


Milch 由布院ミルヒ以香濃半熟起司蛋糕聞名,用由布院產的牛奶製作,中間是融心的半熟起司,濃郁的好滋味適合喜歡濃郁奶味的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彩真日本料理|揮別過去重新出發,以當季鮮味編織的美味關係|小巨蛋美食

丹娜絲颱風過境後的一個月裡,頻繁的對流讓氣候仍然不穩,經常是突如其來的下起暴雨又短暫停歇,在濕漉漉的壞天氣中,沒有什麼比起找一個地方躲雨吃美食更好的娛樂活動。 金彩真日本料理|揮別過去重新出發,以當季鮮味編織的美味關係 在台灣人的飲食記憶裡,日本料理以其細膩、節制又講究季節感的特質,從壽司、拉麵,到丼飯、關東煮,悄悄滲入我們日常的三餐與聚會時刻。 在品項眾多的日式料理中,無菜單料理成為一種更進一步的體驗方式,沒有既定菜色,沒有提前預知的順序與內容,如無菜單料理之名「Omakasa」在日文中的意思「我交給你」之意,將選擇權全然交給主廚,這不僅是一場用味覺與時間構成的信任練習,更是對日本職人精神的日常演繹。 這些年來,台北開始出現越來越多以「無菜單料理」為主題的餐廳,隱身在巷弄、公寓或老屋裡,這些店大多門面低調、席位有限,料理一道一道慢慢上席,不走講求翻桌率的快食尚,而是用料理講一個不慌不忙的故事。 金彩真日式料理,座落於車水馬龍的南京東路上,如無菜單料理一如既往的模樣有著安靜低調的門面,為原來開在健康路轉角的漁繪團隊接手彩真旬の旨味所經營,以1500+10%的價格,每日以當季食材提供15~17道料理,內容從前菜、蒸物、烤物、炸物、生食、湯品到甜點,給來客多樣化的味覺饗宴。 【Info】 金彩真日本料理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4號 營業時間:周二-周日11:30-14:00、17:30-21:30 電話:(02)2718-8322 線上訂位: Inline 價位:1500+10% 推薦:想來一頓由主廚特製的無菜單料理,但不想花太多。 干貝佐熟章魚 清爽的前菜,新鮮干貝與Q彈的章魚。 蛋黃醬水蜜桃 酸甜多汁的水蜜桃搭配蛋香濃郁、油脂圓潤的蛋黃醬,一入口是水蜜桃的清甜迸開,隨之而來的是蛋黃醬的圓潤濃郁,果香與油脂彼此依偎。 真鯛佐秋葵 薄透的真鯛生魚片的肉質緊緻,先是淡淡的海水氣息輕輕浮起,隨後轉為柔和的甜,搭配滑順的秋葵增加口感。 日本水章魚佐柴魚凍 水章魚 Mizudako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的日文名,盛產於北海道留萌市,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章魚,分佈在北太平洋海岸水深達65米的地方,夏季時會從北大西洋南下北海道,因其含水量高而得名。 它也被稱為「真正的章魚」,肉質飽滿且柔軟,口感juicy、滑嫩,搭配清爽的柴魚凍食用,是鹹鮮海味的加成。 松葉蟹蒸蛋 細緻滑順的蒸蛋...

釜山這座城 The Busan City|童話系紅白燈塔|到小漁村放空,許日常一片靜好歲月。青沙浦 청사포

釜山這座城 釜山這座城,承載了我太多的喜歡,頻繁的出現在我與朋友們間的對談,數數有好感的藝人,真摯爽朗的釜山少年似乎都要成為我理想型的條件。 於是、忽地就想來看看,這座城究竟是吹著什麼樣的風、曬著什麼樣的陽光,才剛好孕育出這些我喜歡的模樣。 青沙浦 청사포,純樸小漁村的溫柔時光 初見青沙浦,第一眼還不驚豔,除去那兩個隔著海水相望的紅白燈塔與周邊設計新穎的咖啡館外,青沙浦只是個樸實的漁港,沒有柔軟的白沙灘或熱鬧的港灣大船,但他的迷人卻在幾瞬以後迅速地滲透進每一個細胞裡。 青沙浦的一切都太現世安穩,像是每一寸光陰都被拉長後打上柔光,一幀幀畫面都像是步調緩慢的日系電影,靜謐小漁村的氛圍好適合貓咪打盹,不慍不火的秋陽照得人也昏昏欲睡,待著就不想走。 Info: http://www.haeundae.go.kr/index.do **青沙浦原名「青蛇浦」因一段愛情故事而得名,故事裡丈夫因捕魚時失足落海而亡,妻子無法接受事實,仍每日等在海邊,龍王有感於妻子的深情,派出青蛇指引妻子至龍宮與丈夫團聚,此地因而被稱為青蛇浦。後人因認為以「青蛇」為名不吉利,遂將地名改作青沙浦。 交通方式🚗 青沙浦是海雲台邊上的一個小漁村,距離海雲台海邊車程大約10分鐘就能到達,計程車資約在5000韓圜上下,大眾運輸的話可以搭乘地鐵到萇山站再轉搭往返海雲台與青沙浦的綠色社區巴士海雲台區(해운대구2)。 青沙浦天空步道 青沙浦的海岸線,最出名的便是青沙浦天空步道,可以遠望不遠處的松亭海水浴場與周邊礁石,稱不上壯麗,但特別閒適舒服,吹吹海風像是就能吹掉一身包袱。 走進天空步道需要穿上鞋套、不能帶飲料,門口的地方有印章跟印泥,強烈滿足了收集控的喜好。 青沙浦周邊的海產豐富,又有特殊的礁石地形,因此聚集了許多釣客,等待著海裡的驚喜。 一幀偶然的日常風景|海岸線上的校外活動 集章處的欄杆向下望是尾浦鐵道,在準備離開天空步道那會,有個幼兒園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從眼前經過,小孩兒或跑或走將隊伍拖的老長,老師帶著隊伍時走時停,等待脫隊的孩子們奔跑跟上。 海岸線上的校外教學與海岸、鐵軌就成了一幅風景,畫滿了療癒。 這樣的日子最好,也無憂也無慮。 雙胞胎紅白燈塔 紅白燈塔分別矗立在兩道堤防上,隔著一道海灣相望,造型稱不上特別但有...

A Topic|不會飛的小笨鳥|鴞鸚鵡的生存危機與復育計劃

(圖出自: Kākāpō Recovery ) 世界上第二醜的動物,醜萌代表「鴞鸚鵡」 鴞鸚鵡,毛利語叫Kākāpō,意指「夜鸚鵡」,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神話裡常見的鳥種,隸屬鴞鸚鵡屬、鴞鸚鵡種,是瀕臨絕種的紐西蘭特有種,世界上僅存的唯一一種不會飛的鸚鵡,並且是壽命最長的鳥類之一,預估壽命可達60~90年,外表為苔綠色羽毛夾雜黑色斑點、鴞形目獨有的面盤羽毛、白色灰的大喙、短腿大腳,雖然不會飛卻與棲息地有著相襯的保護色,成鳥體型肥大圓潤、重量可達3-4公斤以上,醜萌的外型在2012年的時候被由英國生物學家Simon Watt成立的醜陋動物保護協會Ugly Animal Preservation Society舉辦的投票中選作世界上最醜的生物第二名。 (圖出自: Kākāpō Recovery ) 不會飛的小笨鳥,鴞鸚鵡的生存危機與復育計劃 鴞鸚鵡於史前時期就定居於紐西蘭,由於沒有天敵與獵食者且物饒豐盛,在優越環境下養尊處優地渡過數世紀,並因此違反了物競天擇的進化論,反倒是失去了飛行能力,然而隨著人類移居與殖民者帶來的外來種的侵入,鴞鸚鵡絕對宜居的理想地被破壞,長年過著優渥生活的鴞鸚鵡一下子面臨生存危機,再加之鴞鸚鵡不如一般鳥類般交配頻繁,繁衍的頻率是幾年一次並只在陸均松果實纍纍的年份才進行交配與繁衍,因此鴞鸚鵡在面對考驗毫無抵抗力的情況下數量急劇下降,上個世紀的1900年代僅剩不到百隻並被列作瀕危物種。 對鴞鸚鵡的保育從1890年代開始,保育員將鴞鸚鵡移往當時屬於自然保育區的雷索盧申島Resolution Island,鴞鸚鵡在理想鄉安逸的生活了幾年直到外來者白貂的隔海侵襲,往後的幾年鴞鸚鵡皆在保育移居與外來者侵入的循環裡渡過,保育成效未顯現,鴞鸚鵡數量還持續下降並一度被認為已功能性絕跡,直至1980年代正式實行全國性的復育計劃,鴞鸚鵡被再次移往沒有補食者的茂伊島Maud Island、科德菲什島Codfish island、小巴里爾島Little Barrier Island、瑪娜島Mana Island並得到嚴密監管,但由於鼠輩橫行與監管不易小巴里爾島Little Barrier Island、瑪娜島Mana Island隨後被喬基島Chalky Island與安克島Anchor Island取代,在這些紐西蘭外海的偏遠小島上的保育基地裡,鴞鸚鵡產卵與復育的數量被...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走入森林與瀑布,在大自然裡深呼吸

在傳統裡稱得上「喜喪」的告別式裡,我突然想起那些年過九十的人,歷經過變動的大時代,正值中年的父母輩也曾走過戰後貧瘠且沒飯吃的童年,數來現世安穩的好日子不過數十年,大時代的顛沛流離也從未真正遠去,飄洋過海的遠方仍有烽火連天的苦難,而我們走過的路,無法同感苦難帶來的痛楚,享受著其實難能可貴的一切。 五月的最後一天,是日正當中的端午,渡過了總是陰雨的梅雨季節,才終於又有一天放晴的休假日能踏出步伐,到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新北三峽近郊,為雪山山脈西南麓、海拔約500至600公尺,離熱鬧的三峽老街大約30分鐘的車程,名字「滿月圓」來自自山巒起伏的弧線,屬中低海拔森林帶,終年氣候涼爽、雲霧繚繞,是炎炎夏日裡的清涼聖地。 滿月圓的林業史,開始於清領時期的1825年(道光五年),三峽地區因從事樟腦貿易而設置許多腦寮,從事砍伐樟樹及熬練樟腦事業,直至1895年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上個世紀初的日治時期,日人公佈台灣森林令,在因樟腦來源消減而沒落的三峽山區發展林業,伐採肖楠和牛樟,並改種柳杉,而後二戰結束、國民政府遷台,如每一座森林遊樂區相似的發展故事,滿月圓用為林業發展直到禁伐令頒布,並於1988年被列作森林遊樂區,範圍包含處女瀑布、滿月圓瀑布與蚋仔溪沿岸 台灣的林業史隨著台灣近代史,在不斷割讓與易主的過程、在改革與變遷中,森林仍張開雙臂溫柔地迎接往來過客。 【Info】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開放時間 周一-周五:08:00-17:00 處女瀑布|來自森林的芬多精饗宴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最知名的有兩處瀑布,那滿月圓瀑布與處女瀑布,通往兩座瀑布的路從森林小舖分岔,而處女瀑布的位置還要向上走約25分鐘,途中步道為碎石路,說不上困難,但路程不太好走。 林蔭步道盡頭等待房客的是從岩壁上傾瀉而下的處女瀑布,水花飛濺成銀白浪花在空中綻放,如同未經世事的少女,潔白、柔軟、並有著清澈的靈魂,站在處女瀑布之下,迎面是陣陣沁涼,每一口深呼吸,都是森林贈與的甘露。 處女瀑布的水源來自大豹溪上游的支流-羌子寮溪,溪流彎繞山谷,一路潺潺而下,最後注入大豹溪,最後三峽河、淡水河匯流後流向大海。 其他文章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穿梭林間的太平山蹦蹦車鐵道,串起一代林業故事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CNN欽點的最美小路,走入舊鐵路行駛的苔蘚森林中|見晴懷古步道 東眼山國家...

九州漫遊 Walk in Kyushu|由布院|明媚風光的溫泉鄉

在六月的梅雨季節來到日本,天空總裹著雨要下不下的厚重雲層,不想賭運氣到需要藍天白雲的海邊,於是選擇了風情小鎮由布院作為下一個目的地,我們在博多駅周邊的餐廳用過早餐,搭上往別府的由布號到由布院駅,開始新一天的百里長征。 由布院|明媚風光的溫泉鄉 由布院位於九州大分縣,以湯布院町為核心,是著名的景區小鎮,四周被由布岳及山巒環抱,以溫泉資源和自然景觀聞名。 由布岳的海拔達1583公尺,是由布院的地理核心,本身呈現典型複式火山特徵,由東西向延伸的山脈與連綿的丘陵組成多個小型火山錐,使山腰的由布院擁有由地熱活動產生的溫泉水,並以富含礦物質與清澈的泉水聞名。 湯布院町內有池名聞遐邇的金鱗湖,位於由布岳山麓,湖面常被晨霧籠罩,因粼粼波光如鱗片般閃爍而得名,湖水主要由地下湧泉匯集而成,水溫受地熱影響而略高,湖畔步道與周邊的小型藝術館、咖啡館相互融合,兼具自然地景與人文氣息,成為九州北部重要的旅遊與休閒勝地。 交通方式🚗 大眾從福岡博多駅搭乘由布號或觀光列車由布院之森到達由布院駅,火車站到金鱗湖間的街市,途經由布院最具特色的湯布院。 散策|湯之坪街道 由布院的周邊街廓與山林、河流及湖泊緊密結合,建築沿著地勢微微起伏排列,車站往金鱗湖間的湯之街道,是由布院最具代表性的徒步區,景區內最有名的甜點專門店、溫泉旅館、餐飲店、咖啡館及手作工藝店在街市裡林立,建築多以低矮木造融合現代風格建成。 在由布院的街市裡,有溫泉氤氳,日夜、四季皆有不一樣的風情,尤其是秋日,當由布岳與街市被楓葉染紅,為這個溫泉小鎮更添上幾分詩意。 在徒步的中途會遇到穿著印有湯布院的傳統服飾的人力車,這是當地一種特色觀光體驗,由專業車夫拉著兩人座的人力車,沿湯之坪街道及周邊街區行駛,人力車路線通常涵蓋由布院駅、湯之坪街道、金鱗湖,方便遊客在短時間內遊覽小鎮主要景點。 由布院花卉村位於由布院湯之坪街道附近,是以歐洲風格建築與花卉景觀為特色的主題觀光園區。村內建築多仿造英國小鎮與童話風格,搭配四季變化的花卉與綠植,營造出浪漫而悠閒的氛圍,村內有多家手作工坊、咖啡館、甜點店及紀念品店。 雖然造型可愛,但花卉村實則是遊客很多路很小的觀光園區,繞一圈不過幾分鐘並且多數的時間都在人群中突圍。 金鱗湖像是善於打扮自己的美人,素顏時僅僅是個不大不小的湖泊,但一旦妝點上秋紅與晨霧,便添上沉魚落雁的神秘感。 可惜的是,造訪金鱗湖那日恰逢陰雨的...

九州漫遊 Walk in Kyushu|阿蘇九重國家公園|到阿蘇火山,看壯麗火山與蒼翠高原交織的絕景

阿蘇火山|魂牽夢縈的心之所向 初夏的六月正時值日本的梅雨季,要見阿蘇火山需要一點運氣,山間下著時大時小的雨,濃霧來了又去,若遇濃霧不散或火山運動頻繁時,火口一公里內不可進入。 萬幸的是,即使天氣不甚完美,我們仍在火口親眼見證白色硫煙從湖水綠火口池中騰騰上升。 在濃霧間,火山口的相貌時隱時現,襯著目光所及的荒蕪惡地,竟多了幾分蒼茫的遲暮感,蠻荒的地貌被大雨浸濕、滾滾火山煙消失在濃霧,一幀幀像是灰白的膠片電影,有種流暢性欠佳的斷片感 美國詩人 T.S. Eliot 的作品《 Four Quartets 》提及“The journey, not the arrival, matters. 重要的不是抵達,而是旅程本身”。 在過去的每一趟旅程裡我深刻體驗「旅途」的重要,但作為假期不多的上班族,我總會盡力讓旅程圓滿,但那些或多或少都會有的遺憾不可避免,小而深刻的遺憾為旅途寫下未完待續的分隔線,對我而言,旅程與抵達同等重要。 阿蘇九重山國家公園|壯麗火山與蒼翠高原交織的絕景 阿蘇九重國家公園位於九州中央地帶,範圍涵蓋熊本縣與大分縣,以雄偉的阿蘇山群與九重山群為核心。這裡擁有連綿山巒、壯觀火山地貌與豐富生態系,加上天然溫泉資源,為九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區之一。 其中,阿蘇山與許多山群一樣,並非一座山的名稱,而是由「高岳」、「中岳」、「根子岳」、「烏帽子岳」與「杵島岳」五座山岳組成的山群,而這其中廣為人知的破火山口位在中岳,長年冒煙的火山口吸引了無數人不遠千里而來,標誌性的意義也成為熊本「火之國」的由來。 中岳的破火山口*幅員遼闊,東西寬約18公里、南北長約25公里,為火山噴發後,熔岩冷凝收縮而使中心火山椎塌陷所形成的巨大凹地,在火山石與火山灰組成惡地中心騰騰硫煙從湖水綠的酸性池中向上冒,地貌蠻荒而壯觀。 雖然山頂幾乎寸草不生,山腰的草千里卻有一片綠草如茵,是遊客賞景與散步的熱門地點。 搭乘產交巴士從山麓一路上山,可清晰感受到地貌與植被的變化,山腰的綠意在接近火口處逐漸淡去,最終只剩幾株頑強的小草絕處逢生,從青綠到灰褐,呈現截然不同的視覺對比。 *破火山口又稱火山臼,是由於火山錐頂部在猛烈爆發後,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撐後崩塌而成,是一種火山口。 交通方式🚗 自駕導航至阿蘇山上廣場搭乘產交巴士上山,車費一趟¥700,來回一趟¥1400或導航至阿蘇火山火口避難休憩所停車場(需支付¥...